随着云南省加速构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地位,其已从昔日的边陲之地蜕变为今日的开放前沿阵地。近年来,云南的对外经贸活动日益频繁,民营企业对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云南省工商联在调研中发现,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省内涉外法律服务供给不足、境外法律环境错综复杂、对象国政策多变、市场信息匮乏,以及双边和多边国际协定缺失等。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依法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省工商联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提交了题为《关于加强法律护航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提案》,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
提案建议整合省内法律资源,建立法律服务资源数据库,并联合司法、外事、商务等部门及高校、智库等机构,共同打造涉外法律与政策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动态收集、翻译和整理东南亚、南亚等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政策动态及市场信息,降低企业获取法律资讯的成本,助力企业规避法律风险。针对民营企业,提案建议实施事前、事中的涉外法律知识培训。在民营企业“走出去”前,实行强制性涉外法律法规学习培训,确保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熟悉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及合规要求。同时,探索建立法治学习积分与企业征信、出口退税、信贷、保险等挂钩的联动机制,激励企业持续加强涉外法律学习。
提案建议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司法互助,特别是与缅甸等尚未建立司法互助机制的国家签订协议。在沿边州市和口岸城市,推动建立涉外国际商贸商事调解服务中心,对标国际调解规则,提供高效、优质的商事调解服务。同时,利用港澳“一国两制三法域”优势,加强与港澳法律服务机构的合作,建立南亚东南亚商事调解中心、国际仲裁院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提案还建议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资金,在云南设立中老泰国际商事仲裁培训班。通过设计全面的课程体系,聘请中老泰三国的法律理论学者、实务界人士和政府官员授课,提升区域内仲裁员、律师及相关法律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国际商事仲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充分利用RCEP政策红利,提案建议设立“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组建专家库,提供线上线下咨询服务。同时,发布一系列RCEP企业操作指引,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政策。鼓励企业在RCEP成员国设立分支机构,适应当地文化、消费者需求和法规要求。提案还建议积极申请法治文化交流项目资金,利用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基础,定期举办跨境法律文化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鼓励本地非政府组织、商会等民间机构参与跨境法律文化交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升法律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为企业“走出去”减少法律风险。
(记者 王碧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