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沿革 > 大事记 > 正文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1950-1959年大事记

发布时间: 2016-12-21 17:38:29   来源: 原创  

1950年

  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成立

  1950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决定召开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年11月4日报请西南军政委员会批准,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1月13日发布了《关于召开全省人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为了进行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云南省人民政府特组织了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经协商推选周保中(白族)为主任委员,张冲(彝族)、龚自知为副主任委员,马继孔等61人为委员,马继孔为秘书长,张子斋(白族)、窦力新、陈方为副秘书长。先行推定常务委员17人组成常务委员会,负责一切筹备工作,即日起在云南省人民政府楼内开始办公。

  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50年12月5日下午,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举行。周保中主任委员主持会议,应到委员64人,实到37人。马继孔秘书长对会议讨论的事项提出说明后,经讨论通过:1.由于宿士平、孙振华、樊子诚、赵国徽4位常委,均系专员,难以经常参加常委会会议。故改推曾恕怀、李群杰(纳西族)、刘林元、唐用九4人替换宿士平、孙振华、樊子诚、赵国徽为常务委员。这时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17名组成人员是。主任委员:周保中,副主任委员:张冲、龚自知,常务委员:马继孔、吴少默、李琢庵、陈方、白小松、张子斋、窦力新、刘宝煊、张天如、张天放、曾恕怀、李群杰、刘林元、唐用九。2.通过筹委会提案委员会名单。主任:郑伯克,副主任:吴少默、杨青田,委员:张天放、李琢庵、邓和风、侯方岳、曾恕怀、黄平、刘浩、丁荣昌。3.通过筹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主任:白小松,副主任:陈方、赵钟奇,委员:李群杰、苏鸿纲、唐用九、陈荫生、刘宝煊、刘子毅、周体仁、陈俊光、韩连元、傅涯。4.通过秘书处组织案和即将召开的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会议预算等。

  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950年12月22日下午,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周保中主任委员主持会议,45名委员出席了会议。张子斋副秘书长报告了大会筹备工作情况;白小松和陈方先后报告了大会代表资格审查情况。1.会议修正通过大会日程;2.通过主席团候选人53名人选名单。再吸收各专区及昆明县农民代表9名,开明绅士4名及保留文山、保山两专区代表团首席代表各1名,战斗英雄1名,共计69名,提请大会通过;3.通过提案审查委员候选人名单(19人),提请大会通过;4.通过起草委员会候选人9人名单提请大会通过;5.通过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委员会名单:主委周保中,副主委安恩博、曾恕怀、王启明,委员:林毓桃、傅涯、韩连元、杨伯仑、杨春洲、陈荫生、马伯安;6.来宾请龙云委员及中央访问团负责人。至于旁听人数交常委会考虑决定;7.同意常委会通过的分组方案;8.同意将筹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保留为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在大会期间仍继续工作;9.会议通过《云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条例》、《云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云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组织规程》、《云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组织及审查办法》、《云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秘书处组织及办事简则》。

  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委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50年12月12日上午,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马继孔秘书长主持会议,15名常委出席了会议。这次常委会主要是协商决定召开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产生,名额分配等问题。会议修正通过云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条例(草案),云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草案),云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组织规程(草案)。

  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委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950年12月19日上午,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周保中主任主持会议。马继孔秘书长报告了本次会议的讨论事项;张子斋副秘书长报告了各地代表产生的情况;窦力新副秘书长报告了秘书处各项筹备工作情况。会议通过了云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日程(草案)。会议决定了大会分组原则、席次排列、来宾及旁听人数、提案分类等。

  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委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950年12月24日上午,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马继孔秘书长主持会议,12名常委出席了会议。筹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委白小松,副主委陈方先后报告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后,会议决定:1.追加列席代表12名,旁听5名,旁听席位共应保留130名;2.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还没有届满,故本次大会只宣布任职名单,不进行选举;3.同意将工商界列席代表王昭明改为王少岩;4.同意追加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预算(连兄弟民族参观团招待费在内);5.其他事项。

  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预备会议

  1950年12月24日下午,在昆明召开了云南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预备会议,周保中主委主持会议。1.张子斋副秘书长代表筹备委员会作了“关于筹备委员会工作报告”;2.马继孔秘书长作了“关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职权问题的报告”;3.周保中主委对于马继孔秘书长报告的补充发言;4.白小松作“关于大会代表资格审查的报告”;5.选举了大会主席团,通过了提案审查委员会、起草委员会、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6.通过大会组织条例、议事规则、提案审查委员会组织规程;7.通过大会开幕典礼及议事日程。

  云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

  根据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省、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云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0年12月25日至1951年1月2日在昆明举行。这次会议还有丽江、昭通、宁洱、保山、文山、蒙自等专区的边疆民族参观团成员230人(253人)列席了会议,它对沟通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及提高政治觉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会首先通过了大会主席团、提案审查委员会、起草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主席团提请大会通过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后,云南省军政委员会主席卢汉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宋任穷讲了话。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龙云、民革代表陈复光、民盟代表苏鸿纲、战斗英雄卫小堂、工人代表韩连元、农民代表李忠、工商界代表徐佩联、学生代表林毓桃、妇女代表苏云芳、回族代表马伯安、侗族代表岩可、藏族代表史格岗发了言。会议以减租、退押、清匪、反霸为中心议题。会议听取并一致同意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的《政府工作报告》;云南军区副司令员郭天民作的《剿匪工作报告》和云南省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主席郑伯克作的《减租退押报告》。会议期间,有43名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提案审查委员会主委郑伯克作了“关于提案审查的报告(提案共464件)”,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委员会副主委安恩溥(省民政厅厅长)作了“关于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报告”。会中举行了禁烟大会,当众焚毁大烟11万多两。会议经过民主协商,充分讨论,选举周保中等66人组成云南省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还保留三个委员名额)。会议还发出向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致敬电、向朱德总司令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公安部队全体指战员致敬电、向西南军政委员会刘(伯承)主席致敬电、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致敬电、拥护周(恩来)外长12月22日声明的通电、向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军区人民解放军人民公安部队指战员慰问电、向全省党政军干部和家属慰问电。会议通过了云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决议。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致闭幕词。会议闭幕后,出席会议的代表一起到昆明市近日楼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后因故未建,直到1995年2月24日才在昆明市人民胜利堂前建成。


1951年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51年1月4日,云南省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周保中主持会议,57名委员出席会议。会议选举周保中(白族)为主席,张冲(彝族)、由云龙、白小松为副主席,张子斋为秘书长(白族),常务委员19人,组成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任命张克诚、杨春洲、杨维骏为副秘书长。会议确定了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8项职责。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51年1月22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周保中主席主持会议。张冲、由云龙、白小松副主席和10名常委出席了会议。1.会议修正通过《云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组织规程》,报请全国政协备案,提请下次省协商委员会会议追认。2.修正通过《关于云南省协商委员会与市协商委员会及其人代会常委会工作关系的决议》。3.原则通过秘书处所拟该会人员编制及预算。4.推选苏鸿纲委员代表该会参加云南省禁烟委员会工作。5.初定常务委员会会议每月召开一次,日常工作由秘书长、副秘书长秉承主席、副主席处理,必要时召集临时常委会。6.该会办公地点,即确定于(昆明市人民)胜利堂。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951年3月13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与昆明市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昆明召开联席会议。周保中主席主持会议,由云龙副主席和10名常委及昆明市7人出席了会议。1.通过秘书处工作报告、人事设置情况、经费收支情况。2.通过组织“云南省市各界参加减租退押学工团”。学工团团长由白小松副主席担任、副团长由饶博生、张克诚担任。团下分四组或五组,组长由张克诚、饶博生、杨春洲、张天如担任。16日前拿出计划,争取本月20号前出发。3.呈贡县本月15日召开农运大会,争取前往参加。4.省协商委员会发文通知各市、县协商委员会及常委会协助当地政府办理减祖、退押、镇压反革命事宜。5.推选曾恕怀委员代表该会参加昆明市工商界减租退押协进会工作。6.全国政协召开各省、市协商委员会秘书长会议,同意杨维骏副秘书长前往参加。7.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张澜副主席80寿辰时,由省市协商委员会联合致电祝贺。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951年5月21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与昆明市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昆明召开了联席会议。由云龙副主席主持会议,12名常委和昆明市8人出席会议。张克诚副秘书长向会议报告了省市各界参加减租退押学工团到宜良县学习工作的概况。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认为应扩大宣传,订于本月25日在胜利堂作第一场传达,约1500人参加,对象以工商界为主,并邀请省军政委员会、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及所属各委员会、省市协商委员会各委员及各民主党派人士。第二次传达时间由秘书处另定,对象以各人民团体为主,如省市妇联、文教团体、医药卫生、科联等团体,并邀省市各代会在昆代表参加。还可由省市协商委员会秘书处向省广播电台联系,请他们派人来大会录音后,向全省播送。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1951年5月24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昆明召开。由云龙副主席主持,10名常委出席了会议。1.对省人民政府送来有关生产救灾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2.推选杨体元委员代表该会参加省生产救灾委员会工作。3.为了使减租退押很好的进行,扩大城乡联络委员会组织范围,根据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的通知,推选杨明、刘民、邓和风三位委员代表该会参加省城乡联络委员会工作。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1951年7月6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昆明召开。白小松副主席主持,由云龙副主席及10名常委出席了会议,列席4人。1.杨维骏副秘书长传达了全国省市协商委员会秘书长会议精神。会议同意秘书处提出的传达对象、传达方式、传达内容、传达时间的安排意见。2.同意取消弥勒县各代会常务委员张印贤(有特务嫌疑)、禄丰县各代会代表张敬西(是恶霸地主)、平彝县(现为富源县)各代会代表刘海萍(有反革命行动)三县函报的三人所任常委委员和代表资格。同时报云南省人民政府。3.会议决定,明天下午在胜利堂与市协商委员会联合举行“七·七”抗战14周年扩大纪念会。邀请省市各界及民主党派人士到会参加。并请中共云南省委首长出席报告。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1951年9月10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张冲副主席主持,由云龙、白小松副主席及12名常委出席会议。1.通过了今日召开的云南省协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程序;2.审议通过了“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8个月来的工作报告”。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951年9月10日,云南省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昆明召开,由云龙副主席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委员30人,列席会议的8人。会议听取了白小松副主席作的“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8个月来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关于召开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和这次会议代表调整办法;讨论通过了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协商提出的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51人名单和《云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组织规程》;讨论并决定废止《云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组织规程》和《关于省协商委员会与市各界人代会(协商委员会)及县各界人代会(常务委员会)工作关系的决议队还讨论通过了秘书处财务收支报告和将于11月召开的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有关事项。省一届二次各代会筹备委员会51名委员中,主任委员:周保中,副主任委员:张冲、龚自知、白小松、由云龙,秘书长:张子斋,副秘书长:张克诚、杨春洲、杨维骏、马濯、张天如。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云南省第二次各代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联席会议)

  1951年l0月3日,云南省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云南省第二次各代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联席会议,周保中主席主持会议,43名委员出席会议。张克诚副秘书长报告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的草案要点后,会议讨论原则通过了云南省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27人名单。主任委员:周保中,副主任委员:张冲、龚自知、白小松、由云龙,常务委员:丁荣昌、王启明、安恩博、李琢庵、周体仁、马濯、唐用九、陈方、陈盛年、黄平、梁虹、张子斋、张克诚、张天如、曾恕怀、杨克成、杨春洲、杨维骏、赵国徽、赖卫民、刘浩、刘林元。会议还讨论通过了云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预算和会议的机构设置等问题。有些地方要求增加代表名额问题,会议决定交云南省第二次各代会筹委会的常务委员会研究决定。

  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1951年l0月16日,云南省第二次各代会筹委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在昆明召开。龚自知副主席主持会议。张克诚副秘书长报告:罗平、峨山、晋宁、通海、呈贡、禄丰等县及省、市妇联等单位代表名单。会议主要协商决定了一些县、市和单位增加代表人数问题。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1951年11月22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周保中主席主持,由云龙、白小松副主席和8名常委出席,列席1人。1.审议通过了云南省协商委员会11个月来的工作报告草稿;2.通过白小松副主席代表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向云南省一届二次各代会作该会工作报告;3.同意由云龙副主席建议:省各代会闭幕后,由该会邀请各地协商委员会与常务委员举行座谈会,以期加强联系,交流工作经验,推进今后工作。

  云南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

  这次会议,根据云南省多民族的特点,在各界之前加了“各族”二字。195l年11月22—28日,云南省 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在昆明举行。周保中主席主持会议,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宋任穷致开幕词。会议听取并一致同意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白小松作的《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云南省抗美援朝分会副主席袁勃作的《关于继续加强抗美援朝运动的报告》、云南省公安厅副厅长刘子毅作的《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报告》、云南军区政委宋任穷作的《军事工作报告》、云南省人民政府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委员于一川作的 《为全省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任务而斗争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通过了增加龚自知为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及部份调整和增选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委员至89人名单。周保中主席致闭幕词。

  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51年11月30日,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周保中主席主持会议,66名委员出席会议,张克诚副秘书长宣读了全国政协批准的《云南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组织条例》和政协全国委员会通知该会代行政协地方委员会职权的两个文件。会议增选龚自知为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会议对常务委员由19人增补到23人;常务委员会主席周保中;副主席张冲、龚自知、由云龙、白小松;常务委员寸树声、田桐生、吴澄远、周体仁、袁丕佑、梁虹、陈方、张天放、张子斋(白族)、张天如、郭天民、曾恕怀、杨克成(白族)、赵国徽、邓和风、郑伯克、韩茂、苏鸿纲。会议还通过了增加秘书长一人,并推选周体仁兼任。秘书长:张子斋、周体仁;副秘书长:张克诚(白族)、杨春洲、杨维骏。


1952年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1952年12月3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昆明召开。龚自知副主席主持,由云龙副主席和13名常委出席了会议,列席7人。1.听取审议并原则通过云南省协商委员会1952年工作总结报告。2.周体仁秘书长对该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协商决定,召开云南省第二届第一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及西南军政委员会报批的经过向会议报告后,会议认为应与省人民政府协商,争取在本月内成立筹备委员会,开始进行筹备。秘书处提出改选代表的意见,将来交筹委会参考。3.同意薛汉鼎等人为云南省出席全国工商联合会筹委会代表。至于筹备省工商联合会的问题及人选,函请省人民政府考虑批准。4.通过追认省协商委员会的学习委员会,并聘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郭影秋为该学习委员会主任委员。5.因工作需要,经与省人民政府协商,增设刘达夫、甘舜2人为该会副秘书长问题,会议予以追认。6.会议同意本星期五,邀请各界人士开座谈会。请全自政协赴滇视察组带队的周新民委员检查省市协商委员会的工作,听取各界人士对该会工作的意见。

1953年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1953年1月13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昆明召开。由云龙副主席主持。11名常委出席,列席15人。这次常委会主要是征求常委会对云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上半年工作安排的意见。宣读云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上半年工作意见后,认为完全正确,一致表示赞同。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1953年3月7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与昆明市协商委员在昆明举行联席会议。省府郭影秋副主席主持。这次联席会议是协商筹组悼念斯大林(3月5日逝世)同志大会,并通过唁电。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1953年6月2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龚自知副主席主持,由云龙、白小松副主席和9名常委出席,列席9人。会议讨论云南省政府送来“关于本省各级选举的实施办法”(草案)。认为这个实施办法,基本上是符合选举法和中央选举委员会有关选举工作各项指示的精神,并与本省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因此,原则上表示同意。同时,提了三点具体修改意见。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1953年10月17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在昆明召开。龚自知副主席主持,由云龙、白小松副主席和11名常委出席,列席16人。会议是讨论“云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半年来的工作概况及今后工作的意见”(草案)。会议认为,1953年上半年省府工作,在各项民主改革胜利的基础上,大力转入生产与领导生产,各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半年工作概况总结与实际情况相符,一致表示对工作满意。至于今后工作的意见,是符合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广大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的,因而是完全正确的,会议表示原则赞同。但同时12人发言,提了2l条修改补充意见。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

  l953年12月8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在昆明召开。龚自知副主席主持,由云龙、白小松副主席和11名常委出席,列席4人。会议主要是商讨本月底召开云南省协商委员会扩大会议的筹备事宜。这次扩大会主要是传达学习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在此基础上交流重点实验普选工作经验,推动全省普选工作。经与省府协商,会议决定撤销徐建佛云南省各代会代表及省协商委员会委员职务。会议决定撤销祥云县万云祥、杨俾仲的云南省各代会代表资格。又因万云祥、张光庭2人在土改中畏罪自杀身亡,同时撤销其原任的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委员职务。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

  1953年12月27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在昆明召开。龚自知副主席主持,由云龙、白小松副主席和9名常委出席,列席8人。l.听取审议了云南省协商委员会扩大会议筹备工作情况;2.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云南省协商委员会两年来工作报告”(草稿);3.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云南省协商委员会扩大会议日程。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扩大会议

  1953年12月31日至1954年1月6日,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扩大会议在昆明召开。龚自知、由云龙、白小松副主席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除省协商委员会67名委员出席外,还邀请了中共云南省委和省委统战部的负责人、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以及各专、市、县领导和协商委员会负责人共243人。龚自知副主席在开幕词中说:“我会89名委员中,病故2人、撤销4人、离滇的7人(周保中、王一知、郭天民、刘子毅、吴澄远、张华俊、欧根),现有委员76人,有9名委员请假,出席会议的委员67人”。“我们1952年冬天,本应召开代行省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二届第一次省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但由于去年许多重大民主改革工作尚未完成,经省政府和我会协商同意,报请西南(军政委员会)、中央批准,把第二届省各代会,延期于今年春间召开。适逢其会时,中央今年1月(13日)决定1954年实行全国普选,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又由省政府和我会联合上报请求,奉中央批准,第二届省—各代会停开,并准将第一届的代表任期延长到省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时为止……”。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郭影秋作的《关于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的传达报告》及《政府工作报告》、龚自知副主席作的《云南省协商委员会两年来的工作报告》、云南省民政厅副厅长孙康作的《云南省基层选举试办工作总结与今后意见的报告》。会议还进行了大会发言,有16人在大会上发了言。会议结束时,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于一川到会作了重要讲话。白小松副主席致闭幕词。


1954年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1954年6月25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昆明召开。龚自知副主席主持,由云龙、白小松副主席和7名常委出席了会议,列席1人。这次常委会,主要是讨论中共云南省委提出协商的“云南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此名单6月23日省委邀集该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民主人士进行过协商。为慎重起见,省委又把此名单再交各单位进行充分酝酿讨论,以发挥民主协商精神。龚自知副主席向会议报告:“我们的常务委员共23人,其中周保中(主席)、郭天民、吴澄远3位委员因工作调动离开昆明已离职,周体仁委员已病故,现有委员19人。今天出席10人,超过半数。”他接着传达了6月23日省委统战部陈方副部长“关于人民代表候选人名单提出的四条原则的报告”和于一川同志代表中共云南省委提出的名单。宣读名单后,各单位代表都相继发言,表示拥护。最后于一川同志提出了三点要求。出席会议的常委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慎重研究和讨论了中共云南省委提出协商的“云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一致认为:通过这次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联合提名,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和实际民主精神,这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提名,是根据中国现实情况所采取的适当和必要的方式。大家举手表决,一致拥护省委提出的这个候选人名单,并保证遵守协议,保证民主协商,联合提名的贯彻实现。会上宣布“近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联合通知: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各地协商机关仍暂行保留”。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

  1954年8月5日,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在昆明召开。龚自知副主席主持,由云龙、白小松副主席及8名常委出席,列席1人。龚自知副主席首先传达了昨天中共云南省委召集省协商委员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协商云南省出席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他说:“会议由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于一川主持,省选举委员会陈方秘书长发言,说明联合协商提名的根据、意义及办法。于一川代表中共云南省委提出“云南省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并加以说明。会议协商通过了这个候选人名单。出席会议的常委们,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慎重研究和讨论了中共云南省委提出协商的“云南省出席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会议举手通过这个联合提名的候选人名单。同时对少数代表候选人也诚恳地提出了帮助改正缺点的意见。通过这次云南省出席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的联合提名,充分说明了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一提名方式,即保持各方面代表广泛性,又照顾到特定地区的代表性,体现了过渡时期总任务的要求。从协商名单过程中,大家不但深为敬佩党的谦虚谨慎和对人民无限忠诚负责精神,并进一步体会到只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实现,保证统一战线的广泛实现。


1955年


  云南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扩大)

  1955年2月8日,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扩大)在昆明召开。龚自知副主席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地方组织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共72人。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经过反复协商,商定由22个界别、157人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人员名单。并决定于本月21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55年2月21—24日在昆明举行。会议的中心任务是:明确过渡时期统一战线的作用和任务,进一步增强团结,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而奋斗。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谢富治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会议通过大会主席团的会议议程后,听取并讨论同意了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龚自知作的《云南省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张天放作的《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情况的传达报告》、云南省省长郭影秋作的《周(恩来)总理<关于目前形势报告)的传达报告》。会议还举行了大会发言,有38位委员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会议选举谢富治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主席,于一川、张冲(彝族)、白小松、郑敦、陈方、苏鸿纲、李琢庵、谢祟文、由云龙9人为副主席,李群杰(纳西族)为秘书长和常务委员31人。任期四年。会议通过了《提案审查报告》和《关于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及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致敬电。会议完全拥护我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的联合宣言、周恩来(兼)外长关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声明、关于美国政府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声明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宣言。陈方副主席致闭幕词。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55年2月2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谢富治主席主持会议,陈方、苏鸿纲、李琢庵、谢崇文、由云龙副主席、李群杰秘书长和25名常委出席会议。会议协商决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副秘书长由杨青田、宋一痕、张天如、杨维骏、普梅夫、甘舜、刘达夫7人担任;会议讨论通过省政协1955年上半年工作要点;修正通过省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传达要点。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1955年6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昆明召开。谢富治主席主持会议,张冲、白小松、郑敦、陈方、苏鸿纲、李琢庵、谢祟文、由云龙副主席、李群杰秘书长和24名常委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在昆委员及该会副秘书长8入列席了会议。会议听取讨论了刘明辉副省长作的《关于我省l955年1月5日反革命破坏活动情况的报告》。会议听取讨论了李群杰秘书长关于省政协三个月来的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要点的汇报,通过了1955年该会下半年工作要点。会议作出所谓“关于声讨胡风反革命集团罪行的决议”。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955年9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昆明召开。于一川副主席主持会议,白小松、陈方、苏鸿纲、李琢庵、谢崇文、由云龙副主席、李群杰秘书长和22名常委出席会议。l0人列席会议。这次常委会是与政协昆明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联合举行的。会议听取、讨论了昆明市人民委员会薛汉鼎副市长作的《关于昆明市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报告》、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马继孔作的《为肃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而斗争》的报告。一致拥护这两个报告。李群杰秘书长作了“省政协第二季度工作情况的汇报”;市政协曾恕怀副主席作了“市政协三个月工 作情况的汇报”。会议结束时。于一川副主席作了重要讲话。


1956年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1956年1月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昆明召开。谢祟文副主席主持会议,白小松、苏鸿纲、李琢庵、由云龙副主席和21名常委出席会议。会议听取和讨论了郭影秋省长作的《关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报告,一致拥护这个报告,表示要在所联系的群众中,特别是工商业者中展开宣传.推进和加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会议协商通过云南省列席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8人名单。会议结束时,郭影秋省长又作了重要发言。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扩大)

  1956年2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扩大)在昆明召开。于一川副主席主持,白小松、李琢寇、谢祟文、由云龙副主席和在昆常委出席会议,20人列席了会议。李呈样传达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情况,张其汇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体会,王少岩汇报关于公私合营的体会。谢祟文、彭国珍、吴佩衡等作了补充发言。于一川副主席就云南省的高级知识分子问题、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发展产生问题及组织各界人士下乡参加和参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等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决定“组织各界人士下乡参加和参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支援农业合作化并通过视察和实践,加强思想改造”。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1956年3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昆明召开。谢崇文副主席主持,白小松、郑敦、陈方、李琢庵、由云龙副主席和在昆常委出席了会议。会议修正通过省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的中心内容及会议日程。原则通过“常委会工作报告”。陈方副主席就与有关方面及行政会议协商提出的关于增补本届委员名单草案及列席人员名额草案的情况作了说明。经协商讨论,一致通过补缺和增选l14名委员名单。并决定列席人员应再吸收各方面的人士,适当扩大名额。

  政协云南省一届二次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1956年4月3—8日在昆明举行。鉴于委员已病故3人,其中包括苏鸿纲副主席,故这次会议增补了委员114人。于一川副主席主持会议,张冲、白小松、郑敦、陈方、李琢庵、谢祟文、由云龙副主席出席了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丁关于知识份子的问题。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平土地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协商。谢祟文副主席向会议传达了《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二次会议精神》;听取讨论了白小松副主席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以来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郭影秋省长作的《充分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的力量扩大知识分子的队伍迎接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报告。李琢庵副主席、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梁浩、省政协常委孙雨亭分别作了《关于云南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报告》、《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报告》、《关于边疆民族地区采取和平协商方式进行土地改革的报告》。会议期间,中共云南省委第二书记、省政协副主席于一川,云南省人民委员会郭影秋省长分别邀请委员和列席人员举行了三次座谈会,听取大家对云南省党政工作的意见。会议补选寸树声为省政协副主席,增选常务委员3人。通过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一届二次会议的提案审查报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决议》。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1956年4月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昆明召开。陈方副主席主持,白小松、郑敦、李琢庵、谢祟文、由云龙副主席和在昆常委出席了会议。会议同意增补寸树声为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和增选常委3人名单,提交一届二次会议决定;对报名要在大会上发言的委员的稿子,无机会发言的,作为书面发言,仍照印分发,并送云南日报发表;会议决定:采用举手表决方式,进行选举;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处理情况,常委会委任秘书处负责人向一届二次会议报告;原则通过一届二次会议决议初稿;一届二次会议闭幕时间为4月8日。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扩大)

  1956年5月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和省人民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联席在昆明举行。并扩大吸收了一些委员列席。联席会议由刘岱峰副省长主持,谢祟文、由云龙副主席及该地33人出、列席会议。省人委张子斋秘书长报告了1955年下半年视察工作情况及1956年上半年视察工作的意见;宣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全国政协关于1956年上半年视察工作的通知文件,并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民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关于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视察工作的意见》。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扩大)

  1956年7月24—2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扩大)在昆明召开。陈方、白小松副主席主持会议,李琢庵、谢祟文、由云龙副主席及在昆常委出席了会议,44人列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讨论云南省统一战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陈方副主席就这个问题向会议作了报告,大家用几天时间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会议还通过了该会学习委员会扩大成员名单。主任:陈方,副主任张冲、龚自知、白小松、李琢庵、谢崇文、由云龙、张子斋、王连芳、张天放、寸树声、杨克成、袁勃和委员42人名单。陈方副主席在会议结束时,作了重要讲话。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扩大)

  1956年10月3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扩大)在昆明召开。这次会议是与昆明市政协联合举行的。于一川副主席主持会议,白小松、陈方、谢崇文、由云龙副主席和47人出、列席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筹备委员会61名委员名单。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扩大)

  1956年11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扩大)在昆明召开。这次会议是与昆明市政协联合举行的。白小松副主席主持会议,于一川、郑敦、陈方、谢祟文、由云龙、寸树声副主席和57人出、列席会议。会议听取和讨论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于一川副主席作的《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报告》。经过协商讨论,大家表示赞同这个报告。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扩大)

  1956年12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扩大)在昆明召开。谢富治主席主持,陈方、谢崇文、由云龙、寸树声副主席和158人出、列席了会议。这次常委扩大会,是听取讨论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谢富治主席传达中共八届二中全会精神。


1957年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扩大)

  1957年1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扩大)在昆明召开。谢祟文副主席主持。这次常委扩大会,是学习讨论《人民日报》的文章《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

  1957年2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在昆明召开。李琢庵副主席主持,于一川、陈方、由云龙、寸树声副主席和在昆常委出席会议。经协商推选于一川副主席、李文汉常委列席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

  政协云南省一后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1957年4月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昆明召开。于一川主席主持,白小松、李琢庵、谢崇文、由云龙、寸树声副主席和16名常委出席会议。会议决定:4月22日报到先开预备会,传达毛主席讲话和周总理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报告并进行讨论,26日召开一届三次会议,会期约l0天。会议商定,这次大会准备两个报告(传达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的报告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三个专题发言(民族问题、增产节约问题、会议上改为农业问题及文教问题的发言)。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  

  1957年4月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在昆明召开。陈方副主席主持,于一川,张冲、白小松、郑敦、李琢庵、谢祟文、由云龙、寸树声副主席和17名常委出席会议,11人列席。讨论通过预备会议日程和一届三次会议议程;决定4月23—26日,召开一届三次会议预备会议,由于一川副主席传达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及在中共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周总理的报告,并进行学习讨论。通过增补委员52人、常委2人(阮绍文、秦淑贞)名单。通过提案审查委员会名单和列席一届三次会议人员名单。如有必要再增加时,授权副主席们协商决定,不必再通过常委会。原则通过“常委会工作报告”。

  政协云南省一届三次会议

  1957年4月27日一5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昆明举行。 这次会议增补了委员52人。会议中心议题是学习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重要讲话。会议由谢富治主席主持并致开幕词。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全国政协委员刘淑清作的《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传达报告》、白小松副主席作的《关于云南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共云南省委部门负责人梁浩、孙雨亭、马文东就农业、民族、文教工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陈方副主席传达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会议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学习。会议补选阮绍文、秦淑贞为本届常务委员会委员。谢崇文副主席作了“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的报告”,会议作出了《关于提案审查报告的决议》和《一届三次会议决议》。于一川副主席在闭幕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谢富治主席致闭幕词。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

  1957年5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在昆明召开。谢富治主席主持。这次常委会主要是听取一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情况,由昆明区各小组长汇报讨论情况。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

  1957年5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在昆明召开。谢富治主席主持。这次会议是听取各专县区各小组讨论一届三次会议情况的汇报,并邀请了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参加。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 

  1957年5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在昆明召开。谢富治主席主持,张冲、陈方、李琢庵、谢崇文、由云龙、寸树声副主席和17名常委出席会议。原则通过“一届三次会议决议(草案)”;关于增选两名常委问题,明天先交各小组讨论协商后,再提交大会选举;对大会的提案审查工作,表示同意。


1958年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扩大)

  1958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扩大)在昆明召开;寸树声副主席主持,白小松、陈方、由云龙副主席和17名常委出席,200余人列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听取和讨论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于一川副主席作的《云南实现农业发展纲要40条的初步规划报告》(即地、市委书记会议精神)。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1958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决定:3月19日,一届四次会议在昆明举行,会期一天;委员中的右派分子不准出席会议。

  政协云南省—届四次会议

  1958年3月1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昆明举行。会议当天结束。这次会议是在反右派扩大化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副主席、常委、委员不准参加会议。会议提出的中心任务是要在全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的形势推动下,动员统一战线的广大成员,投入以改造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为中心的自我改造运动,破资产阶级立场,立社会主义立场.发挥社会主义积极因素,鼓起革命干劲,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会议由执行主席寸树声致开幕词,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刘明辉讲了话。会议通过了“关于撤销本会委员中的右派分子的委员资格和有关职务的决议”,为此,撤销了李琢庵、谢崇文副主席及禄国藩、秦淑贞(女)、秦瓒、马伯安、余建勋、杨克成、杨一堂、陈复光、阮绍文、李文汉10名常委和27名委员的职务(被错划为右派)。免去了李群杰秘书长的职务,免去了宋一痕的副秘书长职务。会议进行了大会发言,有17位委员作了大会发言。会议接受于一川、郑敦、陈方辞去副主席职务的请求;补选孙雨亭、王少岩为副主席;通过了《政协云南省委员会一届四次会议决议》。通过了一届四次会议议程。讨论通过了常委会向一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撤销委员中的右派分子委员资格和有关职务的建议”。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扩大)

  1958年6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扩大)在昆明召开。白小松副主席和23名常委出席会议,23人列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听取和讨论省人委秘书长张子斋传达《中共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精神》的报告。会议作出了《关于拥护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决议》。


1959年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  

  1959年7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孙雨亭副主席主持,由云龙、寸树声副主席和21名常委出席会议。会议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云南省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7月10日在昆明举行;协商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云南省委员会委员名单(共390名);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人由寸树声副主席担任。

  政协云南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1959年7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孙雨亭副主席主持,由云龙、寸树声副主席和在昆常委出席会议。修正通过“第一届常委会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二届一次会议议程;讨论通过二届一次会议主席团、秘书长44人名单;讨论通过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13人名单。

  政协云南省二届一次会议 

  1959年7月10~17日,云南省政协二届一次全体会议在昆明举行。预备会议上通过了刘明辉等43人主席团和寸树声等13人组成的提案委员会名单及会议议程。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寸树声副主席作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云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会议期间,与会委员列席了云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于一川省长作的《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刘卓甫副省长作的《云南省1958年财政决算和1959年财政预算的报告》。这次大会上,有114名委员发了言,其中10名委员是书面发言。提案委员会寸树声主委作了《云南省政协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的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云南省委员会,刘明辉当选为主席,孙雨亭、刘林元、寸树声、王少岩、由云龙、张天放、刀京版(傣族)7人为副主席,唐登岷为秘书长和常务委员48人。会议通过了《号召各族各界人士积极参加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和《关于云南省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政协云南省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59年8月18日,第二届云南省政协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寸树声副主席主持,孙雨亭、刘林元、张天放副主席,唐登岷秘书长和在昆常委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人事任命和工作机构设置(一处、三委、七组)及制度建设等事项。任命杨青田、张天如、甘舜、刘达夫为省政协副秘书长。秘书处处长(暂缺)。副处长:宣伯超。学习委员会主委:袁勃,副主委:唐登岷、李戒迷、赵钟奇、竺良甫、吴少默、曾恕怀、王昭明,委员10人;办公室主任:甘舜(兼),副主任:黄秋帆。联络委员会主委:龙泽汇,副主委:杨青田、刘达夫、杨炳麟,委员4人;办公室主任:李济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委:由云龙(兼),副主委:侯方岳、唐用九、梁之湘,委员4人;办公室主任:梁之湘(兼),副主任:尹明德。工商组组长:王少岩,副组长:夏林、孙孟刚、饶博生、毕习之、董仁明。文化教育组组长:徐系瑞,副组长:陆万美、丁维铎、邓孝慈。科学技术组组长:马仲明,副组长:韩华。医药卫生组组长:苏树言,副组长:吴佩衡、刘祟智、唐诚之。民族组组长:刀京版(兼),副组长:段明、李和才、胡忠华、裴阿欠。华侨组组长:梁金山,副组长:张相时、李汉青。宗教组组长:松谋,副组长:尹雨农、孙乐斋、马惠亭、伍古腊、孔令忠、孙守信。会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委员会工作组组织简则》和“云南省政协1959年8~12月工作要点”。会议作出《关于建立本会各委员会、工作组联席办公会议的决定》。  

  政协云南省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扩大)  

  1959年12月12日,二届云南省政协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扩大)在昆明召开。寸树声副主席主持,由云龙、张天放副主席、唐登岷秘书长和在昆常委及有关人员1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郭庆基作的《关于人民公社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