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探亲人 共商脱贫计 ——省政协文史委助力挂钩村脱贫小记

发布时间: 2017-04-27 15:40:55   来源: 原创  

  2016年11月10日,省政协文史委迎来了几位远道而来的“亲戚”。大理州弥渡县德苴乡乡镇领导、村党支书来到了省政协,与省政协文史委的领导们就如何在今年内实现团山村脱贫出列目标进行了交流探讨。

    团山村是德苴乡2016年全乡脱贫出列的唯一村,是整乡脱贫的“样板”。“德苴乡其他村委会都看着团山村呢,眼看就要到年底了,今年要脱贫出列,我们有信心完成脱贫任务,但仍有些困难急需解决。” 德苴乡党委书记李连映汇报说。

    自去年9月份随同省政协副主席杨嘉武挂钩大理州弥渡县,按照“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省政协文史委选择了挂钩扶贫弥渡县贫困程度较深,区位较为偏远的德苴乡团山村,并确定了20户贫困户作为挂钩联系户。

    一年来,在杨嘉武和专委会领导的带领下,省政协文史委深入弥渡挂钩点6次,走访慰问贫困户3次,慰问贫困党员和老党员1次,深入了解乡情村情,积极帮助农户想办法出主意,帮助乡党委政府、村两委牵线搭桥,努力扶持地方发展,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缺水是团山村贫困程度深的根源所在,省政协文史委认真了解团山村扶贫攻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申报情况后,重点联系协调了7件海塘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经协调许多项目得到了省发改委的立项支持,并于今年初开始实施。

    李连映说,为了进一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乡里计划对石海塘进行坝体加固和库内清淤,但遗憾的是该项目还未立项,这也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年来,省政协文史委深入扶贫点,认真了解村情民意,开展走访调查工作,熟悉村委会干部情况,和村组干部群众建立融洽关系,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特别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此为导向,集中精力,认真解决。

    为提高团山村文化环境,方便村民活动,提升乡村形象,省政协文史委积极协调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这得到了大理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重视。由弥渡县政府向大理州政府申报,已经批复资金到位,相关工程正在进行中。

  之前杨嘉武在团山村小学调研时了解到该校获助的不锈钢炊具因为没有工业动力电源,无法使用,需要20万元左右的资金架设电路后,当即表示帮助协调解决。为此,经省政协文史委领导协调,弥渡县政府向大理州政府申请了相关项目资金,目前资金已经到位,相关工作在正常运行中。

    在听取乡镇领导、村党支书的情况介绍后,省政协文史委主任高德明表示,一年以来的挂钩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的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高德明说,在下一步工作中,省政协文史委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的要求,坚持精准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着力打基础、调结构、兴科技、抓产业、促增收,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抓好挂钩扶贫工作,推进“挂包帮”工作,加快团山村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张莹莹史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