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挂联点春节慰问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政协秘书长 刘建华

发布时间: 2018-07-09 16:07:18   来源: 原创  

按:为让挂联点的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2018211日至12日,省政协刘建华秘书长带队赴省政协挂联点腾冲市猴桥镇猴桥社区开展春节慰问。12日下午,在猴桥镇政府召开座谈会,刘建华秘书长在会上作了讲话。现将刘建华秘书长的讲话印发省政协机关各部门以及腾冲市相关部门,望认真组织学习。

 在挂联点春节慰问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政协秘书长  刘建华

2018212日)

 

“人勤春来早,奋蹄赶秋实。”今天上午,省政协慰问组一行代表省政协党组和办公厅党组,带着省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深情厚谊来到猴桥,对猴桥社区373户农户进行了春节走访慰问。到了猴桥镇猴桥社区,看到傈僳族父老乡亲和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家家户户都在筹备过年,年味很足,让我想起了古人的一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昔对比,感慨万千,几年前还是贫困村的猴桥社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展现在眼前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勃勃生机。春风是什么?春风就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精准脱贫的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 府,以及各挂联单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共同努力,才吹开了千家万户的脱贫之花。傈僳族同胞身上的节日盛装和脸上的灿烂笑容,是对党的好政策发自内心的感恩、最好的回报。脱贫攻坚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我们在猴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当中既有党的政策的光辉,也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配合,更是广大父老乡亲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在春节前走访慰问挂联点群众,让挂联点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二是对两年多来省政协机关在猴桥社区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作一个回顾和小结。

20158月以来,省政协机关在猴桥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精准扶贫工作,从“挂包帮”“转走访”开始,省政协党组、办公厅党组以及秘书长班子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从猴桥当地实际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想尽千方百计,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帮扶工作。在省政协党组和省政协办公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保山市、腾冲市两级党委、政府、政协,腾冲边合区,猴桥镇党委、政府,以及省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猴桥社区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猴桥社区已提前实现了整体脱贫的目标。现在回过头看,两年多来,我们是动了真情、下了真功夫的。刚才,猴桥镇党委书记李强同志总结了猴桥社区发生了“四大变化”: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化、人居环境发生了大变化、人们的收入状况发生了大变化、贫困群众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大变化。我认为,还有一个大变化,就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变化确实很大,也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省政协党组、省政协办公厅党组和省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向保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腾冲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猴桥镇党委、政府和猴桥社区所有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特别感谢省政协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你们不辜负办公厅党组的期望,服从组织安排,克服重重困难,严守工作纪律,切实担负起扶贫责任,真正做到工作到村、责任到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大家辛苦了!“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事实证明,大家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执着和努力见到了成效,令人欣慰!

两年多来,省政协在猴桥所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省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在猴桥镇猴桥社区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多次专门听取省政协办公厅党组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始终把精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省政协领导班子和办公厅领导班子以身率下,心中时刻牵挂着挂联点群众,多次深入挂联点调研,针对了解的情况进行专题研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部署落实。为落实帮扶项目资金,时任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同志和我在省政协召开协调会,邀请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旅发委等部门,全力协调项目和资金。省政协领导班子各位领导也牵挂着猴桥社区的发展,积极献计出力。省政协秘书长班子每月都要专门研究挂联点脱贫攻坚工作事宜。省政协机关扶贫办更是丝毫不敢懈怠,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为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省政协机关先后3次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党中央以及云南省委的扶贫工作有关要求,不断提高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形成齐抓共管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先后3次组织全覆盖回访,5次牵头组织在腾冲挂联的四家省直单位召开“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推动扶贫工作的责任落实、措施落实、效果落实,形成强大的帮扶合力,共同推进腾冲市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按照时任省政协主席罗正富同志提出的“精准到自然村、精准到户到人、精准弄清贫困原因、精准制定扶贫政策、精准采取扶贫措施、精准确定扶贫方式方法、精准落实扶贫责任”的七个精准扶贫要求,省政协机关制定了一系列“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根据帮扶工作推进情况,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及时调整结对帮扶方案,真正做到不漏一人一户,切实做到帮扶规划、脱贫项目、扶贫资金、政策措施、责任落实五个“到村到户”。针对猴桥社区耕地少、山林多的实际,将产业作为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念好山字经,打好山字牌。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猴桥社区有种植草果的传统,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草果产业发展质量却不尽人意。为提升猴桥草果产业发展水平,将其打造成带动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支柱,我们组织镇村干部、草果种植大户到马关县观摩学习接受培训;为了让草果品质和产量再上新台阶,我们又挤出办公经费帮助群众购买优质草果苗和化肥,对草果进行提升改造。去年,仅草果一项,猴桥社区草果收入1570万元,人均8900元,草果产业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最主要的产业之一。按照目前的思路和办法继续将草果产业抓下去的话,猴桥社区也有望成为全国著名的草果之乡。利用猴桥社区自然环境、地理区位、民族文化等方面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启动了“国门新村”旅游项目建设。“国门新村”现已成为腾冲的一个品牌,下一步如果围绕“环境改善、项目支撑、素质提升、氛围营造”这四个方面,再花功夫进行一番打造,把傈僳民族文化充分挖掘展现出来,猴桥的乡村旅游完全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项目为先,产业为本。我们将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打出一套“产业扶持+资金扶持+技术扶持”的组合拳。怎么发展旅游业?我们组织猴桥镇和社区干部群众到楚雄紫溪彝村、贵州等地学习。怎么发展产业?我们通过组织村干部、种植大户到马关观摩学习草果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到昭通学习苹果、天麻专业合作社,学习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互联网营销等,返回后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授经验,农户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现在,猴桥的专业合作社已经建立,有效避免了单家独户面对市场的困境;草果种植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带动群众增收的效果日益显现。从20158月开展“挂包帮”“转走访”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省政协与猴桥党委政府共同研究提出了建设“国门新村”、人畜饮水工程、村民文化活动场所、乡村道路硬化等13个较大扶贫项目。目前,按照3A级旅游景点标准要求规划打造的傈僳族民族文化旅游村“国门新村”建设工程已顺利完工,吸引了各地旅客前往观光旅游;人畜饮水工程、村民文化活动场所、乡村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引进大型民营企业发展生猪养殖的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去年扶持社区的养鱼场建设、草果烘干房建设、村卫生厕所建设等帮扶项目全部得到较好落实。这些项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会持续地、长期地为猴桥社区的群众增加收入,实现猴桥社区与全国、全省一道步入小康社会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是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我们加强与保山市、腾冲市、猴桥镇和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支持腾冲市、猴桥镇党委、政府及猴桥社区发挥主体作用。加强与省级挂联腾冲市单位及其他挂钩单位沟通联系,争取各方资金和政策,合力攻坚,促进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增强了脱贫攻坚的整体效应。我们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协调推动有关部门,落实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整体加快腾冲市脱贫攻坚步伐。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扶贫,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等各类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引导他们发挥各自优势,为贫困人口做好相关服务。注重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始终把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作为产业扶贫开发的力量源泉,做到“扶志”“扶智”“扶持”并举,使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是落实责任,攻坚克难。脱贫攻坚,一定要杜绝口号叫得响,行动不落实的现象,务必要一件一件落实,一步一步走稳。省政协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层层压实责任,人人明确任务,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以身作则、以身率下,把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挂联户着想,替挂联户分忧,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摆脱贫困,使挂联户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全新的发展变化。在各级领导的积极带动下,机关各处室认真按照结对帮扶规划,全面履行帮扶责任,把群众脱贫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对待,倾力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能帮尽帮,能扶尽扶。总的来看,省政协办公厅两年多来在猴桥的挂钩扶贫工作中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目前,全省还有88个贫困县,其中有27个是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艰中之艰、难中之难。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工作。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根据省委统一安排部署,2018年,省政协办公厅的挂钩扶贫点将调整到其它深度贫困地区。虽然省政协办公厅的扶贫主战场即将转移,但在帮扶工作中与腾冲市、猴桥镇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永久的情谊,希望今后继续加强交流合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人虽走,心还在。虽然工作不挂钩,但感情永远不脱钩。我们将坚持三个“一如既往”,即对腾冲猴桥的牵挂一如既往、对腾冲猴桥的支持一如既往、与腾冲猴桥干部群众的感情一如既往,共同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下面,主要结合学习贯彻近期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就做好下一阶段腾冲的精准脱贫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是紧紧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千方百计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腾冲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态势可以用两段诗句来概括。一句是毛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说明腾冲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另一句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腾冲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扬起发展的风帆,实现新一轮腾飞。当前,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贫困群众的经济实力增强了,“输血”变为“造血”,才能实现持续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贫困地区要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产业为根,紧盯“强产业、促增收、能脱贫”的目标,创新思路和机制,多措联动、同向发力,持续不断推动已有项目落实,狠抓特色产业扶持培育,真正把产业扶贫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做好精准脱贫这篇文章。猴桥社区的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四个不够”的问题,即环境提升不够、素质提高不够、旅游氛围不够、项目推进不够,脱贫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很多,脱贫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要做到长久、彻底的脱贫,要下功夫做好精准再识别工作,提高脱贫质量。希望猴桥在克服“四个不够”上加大工作力度,防止已脱贫的贫困户返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上级和群众的检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通过找差距、补短板,制定新目标、出台新举措,下大力气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即止”的自我陶醉状态,不断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效。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增强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具体来说,要做到“五个新”和“一个增强”,即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以摆脱贫困为前提,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省政协两级党组、秘书长班子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给腾冲市、猴桥镇、猴桥社区、省政协机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拜个早年。“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祝腾冲人民生活富裕,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