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省政协扶贫挂联点绿春县三猛乡脱贫攻坚工作,协办公厅党组成员郭文龙同志带队,组织挂联点绿春县县、乡、村部分干部、省政协机关部分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一行17人,赴保山市、德宏州、曲靖市考察学习易地搬迁扶贫、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爱心超市等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在三州市党委、政府、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考察学习任务。
本次考察学习的人员总共17人,其中有:省政协办公厅党组成员郭文龙,省政协智力支边扶贫办公室副主任杨谦,绿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波娘、县政协副主席李约处、县扶贫办原主任李忠录,绿春县三猛乡党委书记普公强、副乡长李晓懿,三猛乡部分村党总支书记4人,省政协驻绿春县扶贫工作队队员4人,驾驶员2人。考察学习人员2月20日从绿春县出发到昆明集合,21日前往保山市,27日返回昆明,28日绿春县考察学习人员返回绿春。
在8天的考察学习中,先后前往保山市隆阳区、腾冲市,德宏州盈江县、瑞丽市,曲靖市罗平县考察学习了2个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建设情况,2个村委会(社区)的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情况,2个村民小组的危房改造情况,2个村委会集体经济发展情况,2家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参观了解了大盈江湿地环境保护和瑞丽边境禁毒工作开展情况,实地调研了罗平县“爱心超市”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整个考察学习过程内容丰富、节奏紧张,涵盖了当前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各个方面,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极大开拓了考察学习人员的视野,为下一步在绿春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考察学习人员一路带着问题学,边看边记录边思考,与当地干部群众和企业经营者座谈交流,在乘车途中开展热烈讨论,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主要收获
(一)通过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促进易地搬迁扶贫的成功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是脱贫攻坚中的重难点工作,牵涉面广、消耗资源大、矛盾问题多,保山市隆阳区辛街乡邹里社区在这方面做出了良好的示范。2015年,辛街乡结合区域统一规划,选择靠近集镇的土地打造邹里社区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以环境宜居、人民幸福、经济发展的规划思路,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将全乡和邻乡村寨需要搬迁的农户全部集中安排在邹里社区,设计了9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两种户型的小高层套房,既满足不同人口、农户的需要,又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实现了搬迁群众零成本入住。结合集镇规划在小区周边配套了森林公园、运动场、学校、超市、农贸市场,以及具有分级诊疗能力的卫生院,满足了各项生活需要,实现了搬迁群众农民变居民。在社区内成立居民公共服务管理专业合作社,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开展社区居民培训。周边建有农产品交易市场、滇西大型机械交易中心,同时利用社区绿化区域发展苗圃产业等,基本解决了居民的工作岗位问题,提供了在城镇长远发展的机会。委托当地广电网络公司建设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通过遍布社区的摄像头、网格管理员和相关软件,实时获取、处理社区发生的大小事务,搭建与群众的交流平台,实现了社区智能化管理。
(二)通过有效的村寨自治提升人居环境改造的实效。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硬化等工程,在硬件设施上取得很大进步,但重建设、轻管理甚至无管理问题突出,人居环境提升效果不明显。根源在于村寨自治体系没有建立,只有一户户居住在一起的村民,而没有一套完整的社区自治管理机制。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北汉庄社区以“七改三清”工作为抓手,大力提升社区人居环境管理水平,采取村组干部分配责任田,组织清除道路河道水面等公共区域垃圾,实行包环境卫生、包公共秩序、包绿化美化的“门前三包制度”。通过村校联手,短信广播等形式,教育群众自觉履行责任,积极维护好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制定具体易执行的村规民约,划分管理区域指定负责人,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定员、定岗、定位环境卫生大检查,彻底解决了脏乱差现象。腾冲市北海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大盈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依托现有农田河道,连片种植冬桃,综合开发餐饮、民宿、健身等旅游项目,打造“十里桃花”风景区。运用氧化塘技术,实现了低建设成本、低费用运转维护,有效处理农村污水,打造了环境优美的新型乡村。隆阳区邹里社区成立居民公共服务管理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体经济补贴、居民缴费等方式,综合提供保洁、水电、农贸、土地托管等服务,既有效治理了社区,又提供了部分工作岗位。曲靖市罗平县腊山街道创新农村管理模式,调动社会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在各村社建立7个爱心超市,按照人居环境、政策知晓、配合工作、家庭美德、生态保护、学生学习、脱贫能手、移风易俗等8个方面评比标准,组织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定期对农户进行检查评分,农户凭积分到爱心超市免费兑换生活用品,村社根据工作重点适时调整积分分配比例,引导参与村民完成村社各项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走出了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三)通过开拓思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是贫困村脱贫出列的重要指标。目前,绿春县各村的集体经济多数处在空白状态下,已成为明显短板。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户育乡坡地多平地少,交通闭塞,产业发展落后,干部群众文化素质低,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落后,贫困发生率高达22.06%。2017年5月,在乡党委的统一组织下,由全乡4个村委会统一组建了集体企业性质的“瑞丽市户育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建档立卡户产业扶持资金、党建为民服务资金、“万企帮万村”对口帮扶资金、财政综合奖补资金等,为企业筹措了4000万元启动资金,利用户育乡本地特产,组建了多个小而精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全部与企业对接,积极引进外地龙头企业参股合资,生产本地大米、胶园鸡、稻花鱼、砂糖桔、香黑猪等多种农特产品,在企业逐渐壮大过程中,就近打造农产品精加工,农业观光旅游等项目,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公司聘用专业财税公司和法律顾问,组建董事会,以各村总支书记、监委会主任担任董事长、监事长和总经理,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打造了“党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生产联营模式,目前所有合作社全部实现了盈利,公司资产收益率达到9.96%,向建档立卡户发放扶持资金和分红117.22万元,4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21.43万元,户育乡被德宏州评为集体经济强村优秀乡镇。
(四)通过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实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领导。在整个考察学习过程中,考察组发现,不论是乡村治理还是产业发展,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可替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战斗堡垒不坚固,干部素质不提升,是不可能干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隆阳区板桥镇北汉庄社区是历届保山市委到农村蹲点工作的定点村社,也是杨善洲老书记长期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社区老村委会旧址建有杨善洲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历届社区党总支都沐浴在杨善洲精神的教育鼓舞中。在狠抓社区治理工作中,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组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带头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卫生清理工作,干部和党员模范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积极宣传教育群众,组织经济生产,扎根基层、苦干实干,成就了今天北汉庄社区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隆阳区辛街乡邹里社区在易地搬迁安置工作中探索实践“五五党建工作法”(五个要:乡村振兴要振党心、乡村振兴要连民心、乡村振兴要助业兴、乡村振兴要常自省、乡村振兴要敢创新;五子登科:党建有法子、搬到好位子、住上好房子、不用花票子、脱贫有路子;五进五讲:干部进所讲政策、专家进所讲技能、乡贤进所讲德治、脱贫户进所讲感恩、致富能手进所讲创业创新;五大功能: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在自身组织建设、领导群众创业、高水平筹划实施易迁安置、创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宣传党的政策和创新工作方法的过程中总结出了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的实践经验。瑞丽市户育乡党委,在基础条件薄弱的情况下,整合全乡资源,带头学习现代农业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以组织办企业,企业带动合作社和群众的方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和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这些鲜活的例子无不值得考察学习人员深入思考,吸纳在绿春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中。
二、对下一步工作的启示
一要尽快推动建立绿春县村级自治管理体系。一是推动村规民约的制定实施。目前挂联点村社都制定了初步的村规民约,但较为粗糙,大而化之,必须结合各村实际,表述简单,标准具体,让村民看的懂,好执行,能执行。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在讨论制定过程中完成学习宣传,建立群众对村规民约的认同感。二是推动建立村组管理制度,落实干部责任制,划片包干和奖惩机制,制定村组管理工作内容和标准,切实做到卫生有人维护、沟渠有人清理、水电有人维修、垃圾有人清运、违规有人查处。
二要尽快促进绿春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实效。目前,绿春县多数村社都已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但多数只是挂牌空壳,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一是要尽快督促村社干部发动群众,研究制定合作社章程,引导群众入社,集中统一生产加工农销售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业效益。二是尽快引进龙头企业,县级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在现有条件下改善招商环境,尽快引入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带动合作社发展。三是要大力支持本地致富能人发展壮大,组织带动本地农业发展,积极鼓励发掘,创造条件,培养壮大一批绿春县本土龙头企业,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增加群众收入的领头人和创业致富的能人。
三要尽快补齐绿春县村集体经济短板。参加考察学习的县、乡、村干部,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带回去,大力宣传引导,动员全县村社,结合本地实际,发掘优势资源,积极想办法、找出路,创新方式方法发展村集体经济,要定目标、压任务、找能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大胆尝试,本村力量不够,可以尝试跨村跨乡统筹组织发展项目,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多数村社集体经济空白的现状。
四要尽快推进绿春县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一是要大力提高基层干部素质,选调文化素质高、能力强、年轻肯干的人员充实基层党支部,落实基层党建促脱贫工作要求,加强对基层干部党员的培训,多组织考察交流,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开拓视野,提升思维层次。驻村工作队要发挥自身优势,向基层干部党员宣讲政策、传授先进理念和前沿思维,同时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农业农村工作经验,结合实际,为脱贫攻坚工作出好谋、划好策。二是各级要严格落实好基层组织生活制度。重点是“三会一课”制度,要加强监督检查,将落实党务工作与落实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工作全面领导,为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打好基础。三是要尽快吸收考察学习中学到的先进经验,以建立村寨自治体系为工作抓手,由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组织村民尽快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公共设施管护制度、综治维稳制度、移风易俗制度、遵规守信制度,引导村民健康生活、文明交往、积极向上、勤劳致富,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为脱贫致富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