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重要讲话的重要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推动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人民政协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深刻阐述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闪耀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真理光芒,为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民政协要坚持“两个结合”,在推进理论创新中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并把这种“规律性认识”概括为“十个坚持”,明确指出:“这10条,构成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他表示:“这是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一个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政协篇”。
全国政协认真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举办全国政协委员专题学习研讨班,并持续加强和改进理论研究工作,加大宣传阐释力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思想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
从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阐述了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五大基本要求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任务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做了全面、深刻、系统的阐述。这不仅是因为协商民主理念主要源自人民政协的实践,而且是因为在中国的政治制度设计中,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2)“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3)“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4)“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5)“我们要切实落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战略任务。”这些极其重要的论断,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在思想理论上具有首创性、原创性。
如果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那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着重阐述的,是怎么样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等重大问题。新时代新征程,要按照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根据这样的大目标和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在新时代新征程怎么样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五大基本要求,即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统筹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着力健全协商民主机制、不断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和条件。这五个方面的论述,涉及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方向、体系、机制、方式和平台、氛围和条件,是一个环环紧扣的科学部署。
全国政协按照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在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时,健全了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加强了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完善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建设,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着眼发挥人民政协显著政治优势,提出了书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的五项新要求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展,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繁重前所未有,迫切需要进一步凝心聚力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民政协具有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由具有共同政治基础和奋斗目标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加,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有利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更好保障最广大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二是,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有利于最大限度把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三是,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因此,在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把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着眼发挥人民政协显著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项新要求。(1)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2)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3)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4)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5)切实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这些新要求,归结起来,就是要求我们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境界。
全国政协自觉践行这些新要求,在政治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一是政治建设。全国政协党组坚持以上率下,加强政治建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推动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基。
二是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积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一年来,全国政协围绕经常性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依章办理提案,健全完善信息工作制度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完善大会发言工作制度机制;围绕协商履职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了全国政协对口协商工作的相关文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的意见》,修订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通则、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指南,细化各专门委员会工作任务;围绕提高机关服务保障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切实增强制度效能强化制度落实。
三是队伍建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队伍的重要指示,全国政协通过常态化开展政治培训、委员读书、理论学习等,努力提高广大政协委员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围绕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建设政协委员之家等完善制度机制,委员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是全面的、具体的,我们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服务中心大局的工作实效上,落实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过程各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健全落实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全面领导的制度机制,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把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出来,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进一步实现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
(作者李君如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央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