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职荟萃 > 正文

怒江州政协提案建议—— 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发布时间: 2025-08-08 09:55:25   来源: 云南政协报  

■ 本报记者 和士勇

“近年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明显短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协委员杨琼燕说,当前,我国农村老龄人口总量大、增速快,他们的晚年生活缺乏经济保障,居家养老面临生活保障、日常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的困境,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需求,在相关的配套设施、养老品类、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也存在缺失。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调动家庭、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合力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杨琼燕说,在怒江州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加快健全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的提案》。

提案建议,要坚持以家庭为主体,不断夯实居家养老“基本盘”。通过构建敬老养老的文化氛围,鼓励子女履行养老义务,倡导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营造良好的乡风民俗;持续加大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力度,引导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和财政支持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强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服务;强化基层依托保障功能,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时关注家庭赡养情况,形成常态化走访的赡养监督机制。

提案建议,应逐步从居家养老走向集体互助,探索并发展农村养老新模式。引导有自理能力的人群在集体自助式养老模式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实现自我养老、自我保障,最终实现“自助”;发挥农村互助共济的作用,从“地域”“血缘”关系入手,形成亲友邻里关系“互助”型集体养老模式;开展有自理能力帮助没有自理能力、低龄帮助高龄的“他助”;支持引入医疗卫生机构、企业建设养老中心,提供生活、医疗、康复等全方位服务,促进农村集体互助养老实现良性运转。

提案还建议,应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农村养老市场。推进机构的融合互补,将乡(镇、街道)卫生院与当地敬老院相结合,打造医养结合型护理院;在已有养老机构的基础上新建小型医疗机构或将已有医疗机构转型为养老机构或护理院,形成以医促养、以养助医的运营状态;加强相关从业者的能力提升,鼓励卫生院医护人员参与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开展基本医学技能培训,打造一支职业规范、稳定可持续的人才队伍;鼓励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发展“银发经济”,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提供并丰富康养、医疗、旅居等多方面的服务,参与布局老年用品、养老金融、养老服务等板块,满足农村市场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