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魏溦 通讯员 华才文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民盟文山州委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山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提案》。
提案认为,文山州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通过“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持续夯实服务体系。当前,县级中医医院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乡(镇)实现中医馆全覆盖,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惠及农村“一老一小”,但在民族医药领域仍存明显短板:资源开发不足,三七、石斛等3000余种药用植物及民族医药验方未获有效开发利用;学术体系薄弱,民族医药理论研究滞后,医技传承停留在经验阶段,缺乏系统整理和临床转化;资源配置不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薄弱,人才资金短缺制约“中西医并重”落地;医保政策衔接不足,存在民族医技治疗项目报销范围受限等突出矛盾。
提案建议,应进一步推动民族医药的创新发展,开展民族医药古籍、诊疗技术等的抢救性保护,系统研发民间单方验方;推动中医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健康事业发展,加大医疗机构中医科室建设投入,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解决好医保配套政策问题,将优势民族医技疗法和特色药材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放大中医药“简便验廉”等优势。
提案交由文山州卫生健康委办理,目前,该件提案的办理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据介绍,文山州卫生健康委将民族医药挖掘纳入州政府与云南中医药大学战略合作项目,现已收集验方300余个、文献近百篇。同时,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对特色技法进行临床评价,推动壮医传承工作室等18个国家级项目落地,通过积极推动中医医院建设,当前文山州已实现综合医院中医科与乡(镇)中医馆全覆盖。培育国家级重点专科16个、省级特色专科42个,定向培养637名基层中医人才,乡村医生“能西会中”培训覆盖率达100%;推动69个本地中药制剂纳入医保目录,59个院内制剂获省级准入,建立DIP中医特色病种目录,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中医费用占比超60%的病种获分值加成。同步调整37项中医诊疗项目价格,居民医保中医药报销比例提升5%。
该件提案的办理以学术体系化破解传承困境,以资源转化率激活产业动能,以政策精准度筑牢民生根基,逐步走出一条具有文山辨识度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