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 > 正文

在创新中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发布时间: 2022-01-24 11:08:45   来源: 云南政协报  

■ 实习记者 杨丽娅

本报记者 张莹莹

“我们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民族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保护传承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重要的一步。”作为一名基层少数民族代表,省人大代表李晓黎一直关注着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各民族多元一体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愿望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同时提出,要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这些都让我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李晓黎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机制,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与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以民族村这样的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为代表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我会在坚守岗位的同时更加努力学习,带领身边的各族兄弟姐妹传承好、发扬好我们的民族文化。”李晓黎说。

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同样牵动着省政协委员周昌新的心。

“要让中华民族之树在世界民族之林展现出其独特的色彩和枝叶,必须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周昌新认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省,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更好地助力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此,周昌新建议,梳理各少数民族历史,追溯各少数民族根本,寻根问祖,打造少数民族宗祠,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博物馆,增强少数民族归属感;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建筑特点,在传承中为每个少数民族创建设计具有同民族统一文化标识而又各具特色的建筑形象;对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进行统一整理,总结出各少数民族服饰的共性文化特点,创新设计出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总体形象,同时展现出每一个支系的独特韵味。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彩绚丽离不开民族团结和各个民族做出的独特贡献。对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情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周昌新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