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钟 颖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婴幼儿时期是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广泛关注婴幼儿托育话题。
“我接触到很多年轻的父母,了解到他们对婴幼儿托育服务方面的需求和期望,希望政府和社会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生育支持服务。”省人大代表王燕飞说。
省人大代表张冰说,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持续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通过实施一系列行动计划和项目,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张冰建议,各级政府应深入调研,深入了解学前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和资源不均衡问题的根源所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调整,避免财政投入和资源配置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民建云南省委向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了题为《关于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的提案。提案指出,学龄前人口的变化与空间分布影响着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催生教育内部的系统性变革。当前,学龄前人口数和结构性分布的变化,对全省学前教育规划布点、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储备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引发学前教育总体规模缩减、生源竞争加剧、资源过剩等问题。提案建议,应完善学位需求预测和调整机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师资动态调配机制,扩大普惠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率,有序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
“幼有所托,幼有所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省政协委员张炳晶说,近年来,云南省婴幼儿托位数量不断增加,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进一步实现了“幼有所育”,但由于投入不足、人才培育滞后以及行业监管的缺失,婴幼儿托育行业依然面临诸多新问题,已成为云南托育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张炳晶建议,应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托育政策,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尽快把3岁以下托幼教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在托育行业规范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我省托育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