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花卉产业整体利润率不高。究其原因,花卉植物新品种创新不足,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少,赋能产业发展力度不够。”省政协委员杨杰认为,促进我省花卉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值得重视建议。要加强云南花卉产业植物新品种全链条保护,补齐“打造世界一流花卉产业链”短板,促进我省花卉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值得重视。
今年云南省两会,杨杰带来了《关于加强植物新品种全链条保护,促进“云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建议解决云花“缺芯”痛点、推进标准制修订与应用、推进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等内容。
力推花卉植物新品种培育工作,解决云花“缺芯”痛点。构建产、学、研育种创新联合体,开展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生物技术育种、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智能装备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研究与应用,推进科研与生产、品种与市场的有机深度融合。探索DNA身份信息第三方存证服务,在花卉“分子身份证”的保护下,构建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下多环节良性联动的品种繁育产业链,塑造多方共赢的产业新业态。支持海外花卉品种有序、有效筛选和引进工作,走自主创新与合作研发同步、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并重的跨越发展之路,打造一流花卉育种研发创新高地。
推进标准制修订与应用,助力“云花”产业提档升级。建立健全以质量为核心的生产、采后、包装、储藏、运输等花卉标准化体系。引导行业协会、示范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成立本地花卉行业标准化组织,促进企业标准相互交流借鉴融通,形成行业和市场认可的通用标准。开展标准制定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建立花卉绿色生产认证标准体系,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推动“云花标准”国际化,增强话语权。开展花卉产业提质达标行动,提高花卉产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激励花卉培育种植生产端技术提升,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推进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提升品牌价值和溢价能力。支持呈贡斗南花市筹建“斗南花卉”品牌研究院,充分发挥“斗南花卉”作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效应和市场优势,提升斗南花卉文化品质和吸引力。举办高质量、国际化、专业化的云南(昆明)花展,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创新花文化传播手段,建立“品牌+技术+文化+旅游”的“三产融合”推广应用模式,讲好云南花卉故事,以文化的力量赋能“云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云南花卉品牌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云南网记者 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