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三届 > 正文

让老百姓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委员通道”侧记

发布时间: 2025-01-21 15:16:58   来源: 云南政协报  

■ 本报记者 巩雅菲 王德华

1月20日,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委员通道”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吴静、纳晨、田红梅、张云勇4位省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围绕“让老百姓笑容更多、心里更暖”这一主题,从“让旅居成为乡村富民产业新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让数字消费服务民生、赋能发展”等方面建言,并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让旅居成为乡村富民产业新模式——

省政协委员吴静介绍,近年来,曲靖市以“珠江源头,旅居曲靖”为品牌引领,建设以曲靖市马龙区土瓜冲村为代表的多个特色旅居村,盘活了村里的闲置低效资产,促进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把这种模式总结为‘14335’乡村旅居发展模式。”

吴静介绍,“1”就是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村级事务党员先知、党员先议、党员先行,把党员群众思想统一起来、资源要素聚合起来。

“4”就是推动四方参与。构建“政府主导、集体协同、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旅居建、管、运模式,政府整合资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社区成立合作社,统一向农户租赁闲置老旧房屋,流转农户低效土地,连片种植绣球花等壮大集体经济;企业投资装修房屋内部、置办家具和运营管理。

第一个“3”就是开展三项服务。政府牵头开设服务驿站、幸福菜园、便民摊位,开通城乡公交等;企业建立“生活管家”服务制度;旅居客人获会员制服务,优先享受自由换住等权益。

第二个“3”就是促成三方受益。形成“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每年通过土地流转、鲜花销售、旅居租金分红等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88万元,企业每年稳定获利70万元,村民通过土地租赁及房屋出租、务工等每年户均增收2.4万元。

“5”就是实现五个转变。现在的土瓜冲村组织变强了、观念变新了、环境变美了、人气变旺了、村民变富了,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曲靖整合各类资源助力旅居村建设,投入运营的6个旅居村入住率均超过90%。通过评估筛选,全市还有331个村有条件发展旅居产业。我们将大力开展回乡创业、招才引智、助农增收、乡村治理四个行动,打造云南好生活乡村新场景,擦亮‘旅居云南’亮丽名片。”吴静说。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小孩子生病,牵动着家长的心,也牵动着党委、政府的心。随着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优秀的医生可以带出更优质的团队、帮助更多的基层医生服务更广大的人群,很多小病可以不出社区、不出街道。”省政协委员纳晨说。

纳晨介绍,为解决老百姓“看病不方便”的问题,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不少惠民措施,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2024年,我省卫生健康系统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好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分配和布局更加均衡。今年我省将有序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质建设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基层标准化慢性病诊疗专科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和康复科,老百姓将真切地感受到“家门口”的医院的便捷和高效。

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

“教育是改变命运最直接的钥匙,对于边疆民族地区而言,更是开启希望之门的关键所在。因此,要用活用好‘编外校长’这一资源,把教育这件大事切实办好、办实。”

省政协委员田红梅介绍:“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有27名县处级、161名乡科级、88名村级领导担任202所学校的‘编外校长’。2024年,‘编外校长’共为学校协调解决300余个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注重把内容做精,着力打造一堂国门思政‘金课’品牌。作为边境县和边疆民族地区的‘编外校长’,我们探索国门学校特色建设,以‘五个一’工程打造思政‘金课’品牌。‘五个一’工程,就是打好一套操——军体操、画好一幅画——国防画、走好一条路——边防路、唱好一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讲好一个故事——红色故事。”

田红梅说,希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重视边境地区教育发展,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边境地区倾斜配置,使边境地区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更多先进的事物和思想。

让数字消费服务民生、赋能发展——

省政协委员张云勇认为,当前,提升数字消费能力已经成为扩大内需、引领消费、保障民生的重要发展方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作为两张名片,应把握数字消费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时代特征,以新模式、新消费、新业态促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张云勇建议,加强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并以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各类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围绕高原特色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云南特色产业不断设计、研发、推广各类应用和产品,提升云南数字品牌的知名度、认可度,培育云南数字消费的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