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董荣蓉 刘玲玲 魏 溦
1月20日,春城昆明,碧空万里,惠风和畅,阳光映照下的海埂会堂庄严雄伟。
当日下午,在海埂会堂内,随着各项报告、决议按照程序一一通过,云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胜利闭幕。
4天的会期虽短,但务实高效、意义非凡。500多名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共商发展大计、共谱发展新篇。
“建议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发展跨境电商产业,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链,大力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培育电商龙头企业,建立跨境电商企业梯度培育库。”
“建议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增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可持续性。”
“应深入挖掘景迈山古茶林文化内涵,加强景迈山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茶祖文化等课题研究,推动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
“要加强对我省微生物资源尤其是特殊生境微生物种质资源的全面调查和采集,建立专门的特殊生境微生物资源库,加强关键菌株身份信息的创建和知识产权保护,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建议充分整合海外优势侨务资源,延伸工作‘手臂’,拓展海外联谊,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以侨引侨、以商招商,吸引侨团、侨商、侨领回乡考察交流、投资兴业。”
……
一场场讨论、一件件提案、一个个建议,凝聚着委员们一年来的深入调研与深度思考,会场中的一个个“金点子”汇聚成了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交响乐”。
会议结束,省政协委员顾琨依然意犹未尽。他说:“通过此次会议,我充分感受到省政协过去一年工作成效显著——工作创新有新突破、自身建设有新加强、服务中心有新贡献、会风文风有新进步、参政议政能力有新提升。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我将进一步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好‘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和‘民众关切’。”
“2024年,我省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与新优势,让我信心倍增,备受鼓舞。团结是力量的源泉,奋斗是幸福的阶梯。2025年,我将在工作中继续聚焦新兴产业,加强科技攻关,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省政协委员丁俊美说。
“这是一次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大会。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深感重任在肩。”省政协委员娜思说:“作为一名来自普洱的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一名基层的政协委员,我将扛起‘收信人’和‘答卷人’的责任,传承先辈精神、续写誓词碑故事,为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积极贡献力量。”
省政协委员马孟杰说:“此次大会让我备受鼓舞,我要珍惜作为政协委员的荣誉,奋发履职,把民进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更好地发挥作用,不断提高‘五种能力’,在凝聚人心和建言资政上展现更大作为。”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省政协委员,参加此次会议让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会议期间,与各位委员共同探讨民生、经济、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议题,我充分感受到‘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省政协委员王海艳说:“展望未来,我将始终牢记‘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宗旨,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此次会议要求,多谋创新发展之计、多建为民解难之言、多献求真务实之策。”
省政协委员刘康宁表示:“这是一次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大会,下一步,我将立足于委员工作室平台,建好联络站、搭好连心桥,深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追踪提案办理情况,与职能部门协作,不断加强履职能力建设。”
来时,肩负重托,怀揣良策;回时,壮志满怀,信心笃定。委员们纷纷表示,将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躬身实干,共同推动政协事业开创新局面,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