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董荣蓉 通 讯 员 杨继华
“杀戏”是1985年戏曲志普查时发现的古老而稀少的民间戏曲剧种。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杀戏”以其独特的演唱形式长期扎根于九甲镇果吉村,已流传200余年,是当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石萍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保护、传承濒危剧种“杀戏”的提案》。
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应对镇沅县“杀戏”进行深入调研,给予相应专项资金支持;进一步建立完善专业院团与地方戏剧团队合作长效机制,开展“结对共建”,运用文化艺术院团的专业优势,对“杀戏”剧目进行提升、改造,对“杀戏”剧本进行规范完善、对“杀戏”音乐进行挖掘提炼、对“杀戏”唱腔及表演进行专业指导、对“杀戏”演出道具进行补充完善。同时,进一步指导、提升基层戏剧团队演出能力和水平,多出精品,使濒危剧种“杀戏”得到更好保护与传承,打造更具镇沅特色的“杀戏”文化品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