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提案公开 > 正文

关于大力推广特色花生种植助力云南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5-02-07 17:05:12   来源: 原创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唯一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油料作物。我国花生育种技术和种植水平世界领先,单产水平远高于其他油脂油料作物,产量占世界花生总产量将近四成,一直稳居全球第一位。花生一直是云南省重要的民生产业,长期以来,云南花生生产主要满足农户自身食用消费需求,经济效益转化不明显。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特色花生品种及配套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的研发成功,示范应用取得一般亩收入5000元以上,最高亩收入突破1万元,特色花生产业成为云南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推进花生由民生产业向富民产业转变,成为增加花生产区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一、云南特色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备良好基础

    (一)有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

    云南属我国南方食用高蛋白质花生产区。相比我国北方花生主产区,云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有利于营养成分积累,相同品种在云南种植,其含油量降低而蛋白质和糖分含量均提高,特别是含糖量较北方产区提高了1倍,花生的香、甜、糯等食用特性突出;云南立体气候条件可实现花生周年种植、周年供给,能够一年四季满足消费市场对新鲜花生的消费需求;高原气候下湿度低,自然保存下不易受到黄曲霉素感染,能够保证鲜花生果的食用安全性。

    (二)有供不应求的市场潜力

    近年花生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花生食品大量涌现,市场上对特色花生的原料需求呈现逐年扩大趋势。当前云南省以七彩花生、黑色花生为代表的特色鲜食花生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市场需求一直未能得到满足。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测算,到2025年特色鲜食花生产业市场容量可达到30万亩左右;加上种植时间较长的传统红皮花生品种,可全区域推进特色花生产业发展。

    (三)有品种和栽培技术支撑

    花生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传统研究学科,已有60余年的研究历史,收集引进保存了500余份核心种质资源。2010年以来,针对特色花生产业发展需求,先后育成登记了系列红皮、紫皮、黑皮及七彩花生品种,是云南省特色花生产业的骨干品种,引领着产业发展。2020年以来,重点开展高含糖量、高油酸含量等特色花生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已获得一批高营养价值的特色花生新品系。育成品种中,云花生3号是目前云南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红皮小粒品种,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其产量明显优于全国同期育成的红皮小粒花生,2014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励;云花25号和云花29号都属于黑色种皮食用型品种,田间试验比对照七彩花生分别增产了6.95%和25.44%;紫色高亚油酸食用花生品种云花生15号,实现了品质优、口感口味好、株型直立耐密植、紫皮等多个优良性状的快速聚合,2021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产紫皮花生新品种云花23号田间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17.39%,是目前云南省选育的首个高产特色种皮花生新品种;食用彩色花生新品种云花24号种皮彩色、口感甜、生长力强、抗逆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稳产性好,田间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4.88%。2022年3月以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盐津科技特派团针对花生等六大支柱产业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引进七彩花生等名特优新品种62个,开展关键技术瓶颈实验研究10余项;引入昆明农果商贸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开展“盐津农特产品推介”等活动,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应用,探索建立特色产业标准体系,一批乡村产业得到有效发展。2023年8月27日,盐津县中和镇艾田村650亩连片订单种植七彩花生,经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廖伯寿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鲜花生亩产量774.68千克,亩产值达7746.80元,为盐津县乡村振兴培育富民产业闯出了新路子,成为科技帮扶中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

    (四)有引领产业的龙头企业

    以云南傣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昆明农果商贸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开发,引领了云南特色花生产业发展,在花生产业由民生产业向富民产业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在毗邻东南亚国家建设特色花生生产基地,成为花生产业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的亮点。如成立于2013年云南傣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至2022年已在云南普洱、楚雄等州市及毗邻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订单种植七彩野地花生超过10万亩,通过自营、原料供应、OEM、自有品牌产品代理四种经营模式,商超、餐饮、旅游、电商零售、企业团购等合作渠道,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2018年成立的昆明农果商贸有限公司,带领东川、禄劝等地农户种植七彩花生、黑花生等特色花生,已发展成集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冷链储备、整车冷链运输、订单销售、人才培训、平台运营、区域品牌、农产品O2O体验店于一体的知名农产品产销综合服务商,先后获“国家扶贫网认定扶贫企业”“昆明市扶贫龙头企业”“昆明市出列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等荣誉,并获得特色花生出口经营权。

    二、推进特色花生发展助力云南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加大科研投入,支撑云南特色花生产业发展

    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科技支撑,重点支持品种技术创新,持续开展优良品种选育、新型物资投入、轻简化田间管理、适合于在山地和丘陵地区作业的小型机械筛选等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传统花生生产主推品种老化、品质差、产量效益低等问题。同时,开展花生与玉米、辣椒、幼果林、甘蔗等作物间套作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粮经作物协同发展拓展花生产业发展空间。力争通过品种技术支撑产业增效,实现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净作面积100万亩,间套作面积100万亩折花生净作面积50万亩),平均干花生果亩产达到180千克、平均亩产值达到4000元,实现总产量27万吨、总产值60亿元,夯实云南在全国特色花生产业中的地位。

    (二)制定特色产业政策,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以花生龙头企业为抓手,鼓励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花生种植。一是科学制定花生良种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等单位联合开展包括播种、覆膜、包衣、摘果、剥壳等技术研究和加工设备引进应用,做好特色花生种业,为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二是扶持适当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花生保鲜技术等研究应用,通过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发挥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不断开发新产品。

    (三)引进加工企业,提高特色花生产业附加值

    花生是食油两用的经济作物,随着我国花生产量逐年递增,花生加工利用总量呈上升趋势。除经物理压榨等方法制备花生油外,也可以经加工后制成花生酱、花生米、花生饮料等食品,还可以对副产物再进行深加工制成花生蛋白、花生肽等高附加值产品。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建设和扶持一批特色花生产业园区,延长花生加工产业链,提高特色花生产业经济附加值。同时,发挥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与毗邻东南亚国家花生产业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