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提案公开 > 正文

关于加快构建云南中药材现代种业创新体系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5-02-07 17:23:10   来源: 原创  

近年来,凭借着无可比拟的植物王国资源优势、独特多样的低纬高原气候优势、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医药文化优势,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滇产药材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云南已成为中药材资源和原料生产第一大省。

云南中药材产业的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与中药材种植等产业链前端,其核心在于种业。而现有以依赖植物自然变异的选择育种为主要技术的中药材育种体系局限性大、针对性差、效率低、时效短,且过度依赖野生资源,虽然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中药材用药安全,但没能充分考虑药用植物的多用途属性,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育种技术有目的的创制人工变异这一巨大潜力,已不能满足中药材产业高效尤其是高品质发展的需要。目前我省中药材品种主要作为园艺植物新品种、林木良种进行登记或认定,品种评价主要按照农林良种、新品种的规范执行,虽已在审查过程中兼顾到药材品种在品质、抗性、产量方面的特性,但与真正的中药材品种制度还存在极大的差距,急需建立适应中药材产业特点的育种创新体系和品种制度。

为加快建立云南中药材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实现中药材种业的正源、清劣与培优,引导中药材种业健康稳定发展,推动云南从中药材原料生产大省向中药材产业强省的转变,建议:

一是成立省级中药材(药用植物)品种鉴评委员会。针对云南省中药材(药用植物)涉及品种众多,各具特色,育种背景复杂,发展水平不一等实际,建议依托省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子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及相关技术专家与管理专家,共同组建省级中药材(药用植物)品种鉴评委员会,出台《云南省中药材新品种鉴评管理办法》,实现对中药材良种选育、鉴评、登记、审定的统一管理,有效推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统筹协调,品种审定与退出统筹管理、与品种权保护统筹兼顾,品种试验与示范推广统筹衔接。

二是成立省级中药材(药用植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议遴选业内技术专家与管理专家,成立省级中药材(药用植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开展中药材标准的立项、审查、宣贯、咨询答复、信息跟踪反馈等工作,通过种业及其标准化提升推动云药产业走上高品质发展道路。

三是改造提升云南中药材现代种业创新平台建议对现有省级中药材育种创新平台进行改造提升,使平台更加高效地开展我省主要道地药材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提纯和复壮以及以单体药效物质提取生产为主的原料植物品种育种途径及技术创新,开展基于杂交育种、航天诱变育种、基因编辑、分子辅助选育等多技术融合的药用植物现代选育技术研究及实践,弥补中药材现代育种的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不足,缩小与农业现代种业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四是建立省级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议遴选首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启动首批省级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设,围绕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民族药原料植物、区域优势特色药材、“十大云药”及其他具备较高经济附加价值的药用植物,开展资源收集与高效保存技术研究,建立实体保存、冷库低温保存、组培离体保存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发掘一批目标性状明确、遗传背景清晰的优特异种质资源,获得数量充足的育种群体和育种中间材料,培育药用植物新品种;逐步建立健全省级中药材种质资源库验收办法与管理规范,从建设环境、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生产技术、保存利用效果、人员配备、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