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提案公开 > 正文

关于解决三七种植用地问题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5-02-07 17:26:01   来源: 原创  

案由

目前,全国推进实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改工作,三七道地产区文山州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改任务较重。据了解,按照目前文山州的耕地现状,可调出用于种植道地文山三七的耕地指标非常之少,在三七种植用地上开展进出平衡的指标难以实现,三七种植所需用地落实十分困难。2023年文山州内三七种植户或企业落实新增三七用地的寥寥无几,部分种植户先期租赁土地并开展种植基地建设后,当地乡镇政府通知所租赁地块不得用于种植三七,种植户不得不承担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经文山州三七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初步调查统计,汇总8县市情况,2023年文山州新种三七用地需求约6万亩(其中育苗面积1万亩,移栽面积5万亩)。截至2023年10月,多数三七企业或种植户较难按照耕地流出“进出平衡”的要求落实用地指标并合规开展三七种植。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全面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目标底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然而,三七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也是云南中药产业的重要支柱品种,文山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是世界公认的三七道地药材产区,是全国最大的三七供应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三七之乡”。文山三七产业现已成为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中资源最丰厚、基础最扎实、前景最看好、市场最广阔的重要产业。既要守住耕地保护底线,又要确保我省特色经济支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给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山三七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若三七种植用地长期解决不了,将对整个三七产业发展产生致命性的影响。一是由于三七特殊的生物特性,三七种子无法实现大量长期保存,须于每年12月中旬至2月底期间进行播种,若错过该时间段,则无法种植,种植容易出现断层,对三七种源安全和物种延续产生影响。二是目前文山州适宜种植三七的土地基本属于老地复种,老地复种须于每年11月底前完成土壤熏蒸处理,若错过该时间段进行土壤处理,大部分开展老地复种的三七种植企业、合作社及种植户将无法种植,将使三七种植行业从业者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且众多以三七种植、销售谋生的种植户、从业者将面临失去主要收入来源甚至失业的风险。三是三七无地可种的问题极有可能导致三七种植断层,引发三七原料市场供需失衡,影响三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议

一是由省级相关部门协调对文山州当年有三七采挖计划,且已完成新种植土地流转并支付租金的三七种植企业、合作社及种植户,在当年种植面积不超过年采挖面积的情况下,允许开展三七种植。

二是由省级相关部门协调对已与农民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并已支付租金的三七种植企业、合作社及种植户给予继续开展三七种植。尽量降低三七种植企业、合作社及种植户的经济损失,避免陷入经营风险。

三是因种植三七不会出现永久占用耕地,同时能够改良土壤提升肥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为保障三七种源的良好延续,建议省政府允许文山州每个县市区域特批5000一10000亩三七种源保障性种植用地并出台三七种植用地政策意见。

四是建议由省政府、省自然资源厅指导,由文山州自然资源局牵头,文山州三七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文山三七产业协会等参与,在文山州范围内统筹规划适宜种植道地文山三七的土地,以保障三七种植用地需求,并在全州层面统筹做好三七种植用地“进出平衡”和耕地指标调配,保障三七种植用地需求。

五是建议抓住此次耕地整改契机,鼓励并指导文山州建立健全三七种植备案制度,开展实施三七种植备案,有计划的控制三七的种植面积,助力文山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