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提案公开 > 正文

关于促进我省铝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5-02-07 17:27:12   来源: 原创  

云南作为国内仅次于四川的水电大省,近几年电解铝产能增长迅速。按照《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年—2024年)》确定的目标,到2024年,云南将成为我国重要的铝产业基地。我省铝产业已经形成较成熟的产业布局,但在铝材精深加工方面仍存在铝加工产业薄弱、能源保障隐忧、精尖技术攻关待加强等问题。为促进我省铝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绿色铝产能落地保障

建议从整个产业链中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生产到铝型材制造、精细加工等多个环节,通过优惠的电价政策鼓励铝企业使用清洁的水电资源,实行优价满发促进水电消纳的方案;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等方式,发挥云南省的区位、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进驻,有效承接绿色铝相关产业转移落地,从而实现水电铝材一体,促进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能源保障

投入开发前瞻性技术,加大对铝工业绿色制造、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对已经投产的铝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量,存量技术攻关;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水电资源,推动铝工业向绿色能源转型,依托绿色能源优势促进产业提质,创新驱动铝工业绿色发展。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促进绿色能源向绿色经济的转化,改革电力市场机制,推动竞争性电力交易,降低用电成本,进一步促进用电机制的改善。

(三)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人才体系引进与培育

加大对有色金属学科的支持力度,优化学科布局,构建有色金属学科集聚效应,打造学科高地。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培养一批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强人才引培以及有色金属学科群的建设。投入资源建设创新研发平台,提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增加资金、人力等资源投入,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通过提升铝材加工工艺和设备改进,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性能稳定性。

(四)围绕民用交通实现水电铝材一体化建设

结合云南区位优势与全国铝加工布局特点,一方面针对东南亚汽车、摩托车保有量,以及云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发展低成本、高性能铝轮毂及车身盖铝材,可就地消纳约300万吨原铝;另一方面结合云南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综合物流门户枢纽的重要战略支点定位,发展轨道交通高性能铝合金材料。

(五)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铝材加工出口基地

支持昆明建设全省铝加工创新核心,为昆明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构建联动双循环格局的铝加工基地,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优化全省铝加工产业布局。近期优先推进泛亚铁路中线和西线合作,积极参与泛亚铁路中线和西线的建设和运营,中远期推进泛亚铁路东线以及末端线路合作,在泛亚铁路东线及末端线路建设中积极参与,推进铝加工产业海外布局。进一步加强政策对接,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加强政策的对接和协调,继续深入推进基础设施联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

(六)推进数字经济与铝产业研发生产的深度融合

主动对接“数字云南”建设,推动铝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升级,实现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和材料基因工程推进铝材的创新研发,加快铝材设计、加工的数据库建设,实现全尺度材料设计计算技术集成,推动大数据技术在铝材设计与工艺开发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