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提案公开 > 正文

关于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能力水平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5-02-07 17:31:01   来源: 原创  

案由:招商引资是抓经济、强产业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省聚焦资源禀赋和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全方位、多渠道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但招商引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统筹协同不够。部分地方发挥自身优势特色不够,地区间产业同质化明显,差异性、互补性不足,招商引资重点趋同雷同,生产力布局分散,州市间、州市与省级部门间协同不够,缺少常态化招商信息沟通共享和产业布局协调机制,“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引入项目间关联度低,未能形成产业链,部分项目建成后与预期产出差距较大。

二是过度让利。为了招到商,各地拼土地、拼政策、拼税收,超常规给予各种优惠,超额配置土地指标,不计成本推出超低地价,给当地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债务风险持续累加。地区间内耗严重,竞相给出三免两减半、五免五减半等优惠政策,有的项目入驻云南5年、10年,税收贡献很小,当地政府入不敷出,背上沉重债务。

三是过度承诺。部分地方招商时,超常规给予土地指标、电力保供、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配套等各种优惠承诺,最终兑现不了,给政府诚信和营商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是对招引项目研究论证和评估不足。在核算招引项目当地投入账和产出账时较为粗放,项目实际回报率远低于预期,回报周期较长,10年甚至20年都收不回征地、拆迁、场平、标准厂房和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

建议:

制定进一步提升全省产业招商引资能力水平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督促各地发挥自身优势特色,按照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要求科学明确产业定位,合理选择产业、赛道和招商重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指导各地改“兼收并蓄”为“择优引资”,变拼“土地、财税等政策优惠”为拼“产业链配套+要素供给+优质服务”,有重点引进产业项目,合理拉长产业链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建立健全招商协同机制。依托滇中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沿边产业园区,建立高层次区域间和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多地合作一体谋划招商方案,实施区域联合招商,分享招商成果,减少竞争损耗,提高招商成效,形成全省招商引资一盘棋的局面。

三是提升要素配置水平。省级预留部分土地、电力、能耗指标,统筹支持重点地区、重点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发展。分地区分类制定产业园区亩均投入和产出指标,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率,节约集约利用好有限土地资源。

四是规范招商引资行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中的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各地根据自身财政收支水平、负债规模、偿债能力,强化招引项目风险和回报率、回报周期评估,合理实施优惠政策,严防新增地方债务。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制度,严禁各地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指导各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防止恶性竞争,以优质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