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提案公开 > 正文

关于组建洱海流域候鸟迁徙栖息繁殖和中转地鸟类本底监测和环志站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5-02-08 09:37:35   来源: 原创  

鸟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生态环境的健康情况可以通过鸟类的表现反映出来。通过对鸟类群落的监测,可以了解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为生态保护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云南省地理条件和位置特殊,是我国西部地区候鸟南北迁飞的重要通道,大理州更是我省鸟类迁徙通道关口的重中之重:全州共有迁徙通道5条,越冬停息地4处,涉及9个县市。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围绕候鸟迁徙栖息繁殖保护工作,我州相继成立了巍山—弥渡隆庆关(鸟道雄关)、南涧凤凰山等候鸟迁徙通道保护机构。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地处洱海流域的大理市、洱源县尚未建立候鸟迁徙通道保护机构,仅只是依托当地林草局进行管理,没有固定的管理人员和管护点。

洱海流域位于西南高山峡谷—横断山南端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内,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因此成了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栖息繁殖及中转地,迁徙通道在流域范围内全长达60余公里,迁徙路线从大理市后山定西岭至下关吊草山、太邑者么山、大理苍山、洱源罗坪鸟吊山,然后迁徙至丽江和香格里拉等地。在这条候鸟迁徙通道上有少数种类的候鸟从俄罗斯和蒙古等国家迁徙到洱海流域栖息、繁殖、中转,如红嘴鸥。洱海流域是易危、濒危、极度濒危等鸟类物种的栖息繁殖及中转的重要区域,区域范围内记录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13种。

建议:

洱海流域自然条件优越,适合鸟类栖息繁殖,也是候鸟在大理州范围内迁飞的重要中转站,建议林草部门及时组建大理者么山—大风坝—洱源罗坪鸟吊山暨大理洱海流域候鸟迁徙栖息繁殖和中转地鸟类本底监测和环志站,为野生动物的本底监测调查和洱海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及研究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