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专栏 > 特聘艺术家 > 正文

高山流水 岁月清音 ——省政协特聘艺术家王敏先生书内书外

发布时间: 2018-12-17 15:35:32   来源: 原创  

  人物档案:王敏,笔名王愚,1947年生于云南江川九溪,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云南省曲靖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中共曲靖市委副书记、政协云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政协曲靖市第二届委员会主席。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届、五届理事,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三届、四届副主席,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被编入大型书法作品集,主编、出版《爨乡书法作品集》、《二爨之乡青年书法作品集》、《王敏书法作品集》、《云南当代书法名家·王敏卷》、《中国书坛九十家·王敏卷》,曾获云南省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称号。

  

  认识王敏先生有年,他为人敦和,平易近人,与之谈论,常获益匪浅。而先生之书,流畅清雅、俊逸洒脱,出自天然、灵秀自然……

  王敏先生少年习书,大学期间,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眼界大开。曲靖文化底蕴深厚,先生在政务之暇进一步研习书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云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先生当选为协会理事。随之曲靖书法家协会成立,先生被推选为主席。之后,历任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三届、四届副主席,并荣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四届、五届理事会理事。一步一个脚印,从西南边陲小镇,逐步步入中国书坛前沿。

  担任曲靖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王敏先生为地方书法艺术发展身体力行,积极筹措经费,先后出版《爨乡书法作品集》、《二爨之乡青年书法作品选集》;先后与西冷印社及昆明、玉溪、昭通等兄弟州市举办书法联展,积极向省内外推介中青年书法家……如今活跃于曲靖书坛之中青年书法家,不少人均不同程度受先生之影响、奖掖与帮助。

  先生于书,中年以前以二王书系为主,书风温淳、潇洒遒劲。中年以后尤喜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书风为之一变。孙太初先生曾评其书:“给人一种洒脱自然的感觉,用笔似不经意,但一点一画俱不失法度,无狂怪粗野的习气,这不是一般浅涉者所能做到的。在中锋和侧峰的配合运用方面,他似乎颇得到明代张瑞图、倪元璐两家的启迪。在他的书作中,既有张瑞图的飞扬跌荡,夭矫欹侧;又有倪元璐的凌厉顿挫和古拗峭折;而在结体方面拙中见巧,平中见奇,内剑开豁,变化自然。”

  著名书法家朱从凯先生论先生之书:“一者先生品行端正、儒雅谦和,故其书风端正平和、温纯雅致。二者底蕴深厚、识见宏富,故其书风潇洒自然、典雅厚重。三者用笔劲利、古拗峭折,故其书风凌厉峭折、朴拙老辣。四者分间步白、开合有度,故其书风‘气宇融合、精神洒落’。五者无意于佳、得意于外,故其书法超妙入神、气象浑穆。”

  王敏先生常言,古代知名书家多为文豪、政要,书法仅其余事而已。故为政是旨,读书为次,书法又次。故先生于书,仅余事耳。从其“雕虫小技何足道,乐此不疲怡闲情”之诗句与闲章“虫技”、“自逸耳”可见一斑。正是先生无意于书,才有其温淳、儒雅、潇洒、平和之书风。

  先生之书,方圆兼备,顿挫分明,既有二王之潇洒圆融,又有倪元璐、黄道周、张瑞图之凌厉峭折。转益多师,故能自见机抒,成一家之法。先生之书,精于布局,大小参差,正欹相形,虚实相生,于经典法度之纯绳,演其经纶,抒其才情。先生常以王世镗诗“不经意处妙天然,岂在规规点画间,读得奇书千万卷,自能言下悟真铨”为座右铭。“不经意处妙天然”与苏东坡“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合为一契。书法不离法,倘若为法所囿,匠也。“读得奇书千万卷”,言其艺术素养,字外之功。二者叠加,方能融会贯通,无意于佳,自出新意。先生二者兼备,故能感物而动,随性而施。加之先生淡于名利,故其书不计工拙,所谓大朴不雕是也。

  刘熙载《艺概·书概》云:“杨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也宜矣。”先生人正、德厚、学富、见博、艺精,其书,正乃其人之所映照耳!高山流水写春秋,翰墨闲情笺留香。近年,结集了先生精品书作的《翰墨闲情·王敏书法作品集》出版,展而读之,见高山流水汪洋于内,闻岁月清音溢于卷外……文/图 伏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