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 页
信息公开
图片新闻
新闻聚焦
政协会议
履职荟萃
委员专栏
党派团体
省内政协
专题活动
政协机构
政协之窗
历史沿革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沿革
>
图书室
> 正文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发布时间: 2006-03-23 11:36:00 来源:
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之866
杨利霞
2005年我们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实地查看了10个县区77所农村中小学校,现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概述如下,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紧缺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经费紧缺是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贫困地区更是如此。例如我们调查的10个县区有5个国家级、3个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多数县区仍是吃财政饭,大量经费缺口靠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所以,市和县区两级政府的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总量太少,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远远达不到4%的要求。投入的有限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放教师工资,真正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为数不多。2002年~2004年某市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8.77亿元、9.73亿元、10.95亿元,而全市教师工资部分分别为8.32亿元、9.3亿元、10.51亿元,所余部分除去专项经费外,基本没有用于事业发展的钱。二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附加费被取消,教育集资也明令禁止,减轻了农民负担,但随之也暴露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不足。目前,中小学的公用经费主要来源靠学生交的杂费,由于农村中小学“一费制”标准偏低,按新的课程设置要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课本及中小学学具和作业本基本占整个“一费制”的80%以上,剩余很少经费还要承担学校水电费、教师办公费用、教师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金补贴、教学用品耗材补充、订阅报刊杂志、教师培训、学校小修小补等多项开支。为了弥补中小学公用经费不足,河南省政府规定,从2004年起,县级政府对小学每生每年补助10元公用经费,对初中每生每年补助15元公用经费。这样一笔经费开支,对贫困县来讲很难按时足额兑现。一部分生源少的(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即使是按时足额兑现补助经费,仍然是运转困难。学生在500人以上的乡中学和中心小学,靠目前标准收费只能勉强维持正常教学,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在校生不足200人,每学期各种开支1万多元,多的需要几万元。如某乡中心小学有573人,2004年下半年收取杂费1.7万元,学校办公费、维修费、师资培训费2.6万元,超支9100多元。据统计,某县有60%的中小学在负债运转。
2.“普九”欠债长期困扰基层政府和学校
在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攻坚工作中,为了完成“普九”任务,许多农村基层政府以贷款、集资、借款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办学,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乡统筹、村提留全部取消,农村“一事一议”也暂停进行,这些规定对近期减轻农民负担却有实效,但是同时也阻断了因“普九”而欠债的还款来源的渠道,带来了“普九”欠债和“半拉子”工程问题。目前被调查的某市农村学校遗留有“半拉子”工程85个,所需资金2615万元,另有“普九”欠债2.97亿元。这些欠债有的是以乡的名义欠的,有的是以学校的名义欠的,由于贫困地区经济薄弱,基层各级政府都是吃财政饭,没有能力偿还,因为欠债而发生债主把教育局长、乡长、村长、学校校长告上法庭,甚至学校大门被锁,影响学生正常上课的事件时有发生。
3.农村学校危房改造任务重、压力大
农村中小学校舍大多是普及初等教育和“普九”期间建设的,其标准不高,有的是突击性建设的,危房自然增长率每年以较高的比率增加,在我们调查的一部分县、区地处淮河两岸,洪涝灾害频繁,造成旧的危房尚未清除,新的危房又大量出现。近几年,在中央和省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市,县两级的努力,已改造和消除危房28.2万平方米,但目前全市中小学D级危房台账上显示仍有14.64万平方米,大量危房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师生的安全,而县乡财力有限,无法为“危房改造”提供经费支持。
4.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偏低
目前,支撑农村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是转正的民办教师,这部分教师大多在50岁以上,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教育教学水平较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落后,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某县的一个乡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146人,中师毕业的只有8人,另外138人是民办教师转正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上的达72人,10年内都面临退休,教师队伍出现严重断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素质偏低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保障。
二、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中明确提出,2006年在西部,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为保证《意见》正确、及时落到实处,避免执行中出现走样,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做到责任落实、组织落实、资金落实;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加强监督,管好用好资金;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尽快清偿农村中小学“普九”欠债问题。要在对“普九”的债务进行审计、理顺、查清的基础上,以中央财政为主,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摊,安排资金按计划逐步清偿。
2.要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一是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提高偏远地区、山区、库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并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制定特殊政策。二是要以城市学校和教师对口支援农村教育为重点,一对一地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三是要加大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力度,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3.要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尽快研究制定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设规划、标准、工程质量监督机制。继续把危房改造资金列入经常性财政支出预算,并建议增设“危改基金”,集中财力、物力尽快撤除中小学危房。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中应承担的任务,把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确保广大农村中小学师生的生命安全。
4.要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有条件的农村尽快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并加快在全国农村普及推广步伐,改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手段落后的面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5.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督导与评估工作。建立督导与评估体系和具体实施办法,促进社会参与城乡义务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水平同步提高。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
界别:农工
主题词:教科文卫体/教育
上一篇:
关于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
下一篇:
关于尽快制定和颁布《结核病防治条例》的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主办
建设维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办公厅
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引用,滇ICP备08100124号|
滇公安网安备530112020006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