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漾濞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的道路。漾濞县政协在推动核桃产业发展中作出了不凡的努力,漾濞县政协主席代罗新也因此得到了一个美誉——核桃主席。
智力支撑核桃产业发展
多年来,代罗新带领漾濞县政协为促进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可谓殚尽竭虑。
2008年,代罗新刚担任政协主席以后,带领县政协积极调研,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快推进漾濞核桃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的建议,提出完善核桃加工业及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积极培植核桃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尽快制定“漾濞核桃生产技术规程”,积极推广“核桃无烟化烘烤技术”等一系列发展对策。
王翠仙是漾濞县林业局经济林木站站长,她告诉记者,2008年县林业局配合县政协到乡镇村进行调研时发现,村民大多采用传统种植方法来种核桃。核桃种下去后基本上是粗放管理,浇水、施肥、修剪环节比较欠缺。
漾濞县政协的很多建议得到了落实。“如在科技的运用方面,我们对村民作了大量技术培训,包括核桃种植后的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整形修剪等方面都开展了专门培训。”王翠仙表示,在科学管理方法的带动下,农民核桃种植提质增效效果显著。“通过创办示范基地,提质增效,核桃产量增幅达20%左右。”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使用传统柴火烟熏烘烤方法制成的核桃外表总是黑乎乎的,不美观的卖相让漾濞核桃的价格打了折扣。为此,政协委员建议积极推广“核桃无烟化烘烤技术”,筹措资金扶持村民兴建“核桃无烟化烘烤”节能烤房。
“2005年起,政府对购买设备的每户人家给予2000元的财政补贴,希望村民转变观念,使用核桃无烟化烘烤技术。如今,拥有无烟化烘烤设备的种植户越来越多。”代罗新说。
调研促《漾濞核桃产业发展条例》出台
近年来,为促进漾濞县核桃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漾濞县政协深入县内多家核桃生产加工企业调研,委员们每年积极提交关于核桃产业发展的提案,对漾濞核桃产业从粗放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1年9月1日,《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漾濞核桃产业发展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制定了含金量高、扶持力度大、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体系,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用地优待、配套服务、科研人才等方面提供了支持。
“条例落实了2008年县政协加快推进漾濞核桃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调研报告的部分建议”,代罗新说,“这些年政协委员为漾濞核桃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思路。作为县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和老百姓收入的重要渠道,每次召开全会时我们都会主动联系基层委员,安排部署相关调研,把推动核桃产业发展列为工作重点。”
委员们曾多次提出核桃种植的科学规范问题,如今县里已经出台核桃生产管理条例。核桃栽培中“六个一”的科学种植方法,即选取一块好地,挖一个一立方米的种植塘,施一担农家肥,选一株一级苗,浇一挑水,盖一块地膜;以及一年一次施肥,一年一次整形修剪,一年一次薅锄,一年一次统防的“四个一”的抚育措施,大大提高了种植造林的成活率。
继续为核桃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这种核桃把玩件一对可以卖40元,如果论斤卖,这一对核桃顶多值1元钱。”代罗新指着一对核桃把玩件,向记者介绍核桃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了解,截至2012年底,漾濞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03万亩,全县9个乡镇65个村委会都有核桃种植,农民人均有核桃100余株。2012年全县核桃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10户,10至20万元的有144户,5至10万元的有2700户,农民人均核桃收入5200元,山区65%的农户已靠核桃产业脱贫致富。
针对多年来漾濞核桃大多以初级产品外销、附加值低、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的现状,漾濞县立足于科技创新,开发科技含量较高的核桃深加工产品,目前已经有核桃乳、核桃油、核桃蛋白粉等产品的生产线。
代罗新说:“但这依然不够,未来漾濞核桃产业应往精深加工发展,这离不开科技创新,漾濞县政协将围绕如何招商引资以及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来助推核桃产业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为漾濞核桃产业的发展继续努力。”
作者:吕金平
责编 魏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