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 页
信息公开
图片新闻
新闻聚焦
政协会议
履职荟萃
委员专栏
党派团体
省内政协
专题活动
政协机构
政协之窗
历史沿革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专栏
>
委员风采
> 正文
怒江汉子的履职情
发布时间: 2012-12-10 10:23:47 来源:
云南政协报
刘正华是贡山县政协新上任的主席,这个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做过语文老师,任过乡长、乡党委书记,副县长,再到县政协主席。一路走来,一直在为自己的家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尽心尽力。
土生土长的怒江人
刘正华1968年生于贡山县丙中洛乡,传说中,一个人神共居的世外桃园。他从小读书就很认真、很刻苦。1987年作为乡里为数不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1年,大学毕业的他毅然放弃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了家乡,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贡山一中的一名教师。由于他勤奋踏实,治学严谨,在学校工作的短短7年中,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好评。1998年,刘正华担任贡山一中的副校长。自此之后的工作中,他也以谦和、实干的作风赢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在担任县政协主席前的时间里,他曾当过贡山县捧当乡党委书记,贡山县林业局局长等职。
这个土生土长的怒江汉子至今都对家乡充满着感情,在同去丙中洛的路上,他远远指着自己的家,满怀感激地述说着这里给他留下的点点回忆,同时言语中也希望自己能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
新主席的新心愿
这个土生土长的怒江人,有着如怒江激流般豁达的性格,也有着如怒江水般的柔情。
虽然来政协的时间还不长,但是他电脑中的各种工作计划足以看出他对工作的用心。刘正华说,以前在政府天天忙,现在来到政协终于可以沉下心来多学习,多思考了。才一上任,他就召集各专委会的人员了解情况,听意见,对于委员所关注的、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到心里有数。
为了解决百姓出行难、出行不便的问题,刘正华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以全县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问题上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德贡公路的建设进程。以前贡山县内的公路是“一条路跑到黑”,进城、出城都要走回头路,不方便,最重要的是与外界的公路对接不畅通,严重制约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这条被称为贡山“生命工程”的道路一旦修通,将实现滇西环线旅游畅通,不仅对促进贡山县的旅游发展是一大手笔,同时,还能服务和推动全县产业建设上新台阶。
在其位就要尽其责
在担任政协主席的几个月前,刘正华还是贡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到县政协任职后,他就开始积极地调整心态。“虽然来政协近半年的时间,但是一切工作还在慢慢熟悉的阶段。”刘正华谦虚地说,从政府到政协,要完成副县长到政协主席的角色转变,对他来说还得有一个过程。
新主席新气象。谈及到政协后的工作思路,刘正华说,在政府的时候,几套班子不分家,大家都在围绕贡山中心工作做事。他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保留上届好的经验和做法,抓好传、帮、带,做好委员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协的力量。刘正华说,贡山县政协十届委员会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既然党委政府信任我,让我到政协工作,在其位就要尽其责,我会在任职期间好好工作。”
刘正华表示,这一关键时期,将是贡山县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小康社会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重要的时期,十一届政协将在中共贡山县委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组织和动员新一届政协委员广泛团结各族各界人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推进贡山县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贡山”、加快推进怒江“二次跨越”和贡山“两区一门户”建设作出新贡献。 (刘 娜 伏自文 )
上一篇:
笑看人间皆春色
下一篇:
热血倾注极地边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主办
建设维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办公厅
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引用,滇ICP备08100124号|
滇公安网安备530112020006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