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 页
信息公开
图片新闻
新闻聚焦
政协会议
履职荟萃
委员专栏
党派团体
省内政协
专题活动
政协机构
政协之窗
历史沿革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专栏
>
委员风采
> 正文
笑看人间皆春色
发布时间: 2012-12-07 12:50:06 来源:
云南政协报
“山里的小溪/纵然路遥弯曲/也绝不会唱于/命运的低谷。”这是弥勒县文联主席黄光平的诗句,行文中那清清亮亮的小溪,也正是黄光平人生的真实写照。从彝乡山寨起步,在煤油灯的微弱亮光里,他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散文;奔赴前线,在炮火纷飞中写就的诗行,感动了众多读者……他守望故土、讴歌乡情的作品,获得了从县级到国家级大大小小50多次奖,他说:“作为一名伤残军人、一名县级文艺工作组织者、一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公务员,我已经知足常乐!”
煤油灯下的创作
黄光平1964年7月出生在弥勒县,高中毕业那年,正赶上实行土地承包,他父亲在外地工作,家庭的重担就全压在他母亲的肩上。孝顺的黄光平便放弃了高考,回到了距离弥勒县城70多公里山路的偏远山寨——鱼他得。
白天,黄光平跟着母亲上山下地起早摸黑做农活,夜晚还要在月光下做些家务事。同龄的伙伴都在夜色中打着手电筒或打着火把串门子、约姑娘、唱情歌去了,而没有完整读过一本文学书籍的黄光平,不顾一天的劳累,在自家茅草屋里就着昏暗的煤油灯,有时甚至是呛人的松树明子,以山寨的所见所闻所思为素材,开始习作散文和小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弥勒县文化馆办了一份文艺刊物《甸溪》。黄光平得到一本后,就大着胆子,走七八公里山路,到盘溪火车站邮电所将小说习作《我们队长二、三事》及散文《可爱的山城》投寄给《甸溪》。不久,经过编辑修改、润色,黄光平的作品刊登出来了。一个街天,黄光平的母亲挑了一担叫青叶胆的药材去盘溪街卖得4元钱,连8分钱一碗的凉卷粉都舍不得买了吃,却给儿子买回了20支蜡烛和一瓶蓝天牌墨水。这些蜡烛,照亮了黄光平孤独漆黑的夜晚,他在稿纸上开始书写自己对母亲、对故乡、对人生的热爱与思考……
战火中的诗行
1981年,正当黄光平梦想着在山寨里当个农民作家时,随着小道消息不断传来,边境上的枪声,激活了他心中保家卫国的热血。未经父母同意,黄光平便毅然报名参军。入伍才半年,他就随所在部队的侦察大队奔赴边境地区,开始了长达两年的侦察执勤和前后历时9个月的防御作战。
在这段异常艰苦的漫长时光里,黄光平边参加昆明军区军事文学函授大学学习,边在战斗间隙坚持创作。一次炮击作战中,他已经写了8万多字的未完小说稿《星星草》,被埋藏于炸塌的猫耳洞里,这让他从此不再敢写长篇文字。
1984年,黄光平在前沿阵地身负重伤被抢救下来,又被直升飞机运往昆明抢救治疗。三个月后,伤口痊愈的他重返前线,又在炮火硝烟中开始学习写诗。不久,他写在干粮包装纸上的战地诗《军人的选择》及外一首《牺牲》被《长春日报》文学副刊“君子兰”加编者按和题图、插图刊出后,在后方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黄光平更加奋发写诗,写他熟悉的军旅,写惨烈战争中的生与死。
人在弥勒有大度
黄光平1985年退伍回乡后,先后在组织、文化、宣传等部门工作,创办《弥勒报》《弥勒文化》。2000年,黄光平的第一本诗集《青春诗旅》列入“红河彝族文学丛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至2012年,黄光平先后出版了纪实散文集《阿细跳月》、诗集《诗画卫泸》、新闻作品集《壮丽的画卷》、诗集《彝山放歌》、散文集《风中飞絮》、评论作品集《播种与收获》、诗集《边走边吟》、诗集《风影集》、纪实作品集《走基层·竹园印象》共10本,其中《彝山放歌》获得了第五届云南文艺创作奖三等奖,实现了弥勒本土作家的诗集第一个获省级文艺奖的突破;他的诗歌作品两次在《文艺报》刊出,取得了弥勒本土作家诗歌作品第一个被国家级报刊采用的突破。黄光平现任弥勒县文联主席兼《弥勒文化》主编、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系省作协会员、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红河州作协副主席。
黄光平说:“我的作品除军旅生活那一段外,始终围绕弥勒故土。因为我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主张深信不疑:‘写了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我也曾写下两句诗:‘人在弥勒有大度,笑看人间皆春色。’被不少友人作为‘座右铭’。这说明了一点,我的创作其实都围绕感恩乡土、抒写乡土、宣传乡土进行,期盼通过自己的作品,使更多的人认识弥勒、喜欢弥勒,通过文字认知弥勒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厚度,有弥勒佛境的和谐大度,有以苦为乐笑看人间的气度。弥勒自古人杰地灵,‘钱王’王炽、抗日名将张冲、数学家熊庆来的名声如雷贯耳,‘联圣’孙髯翁更是在晚年栖居并落土弥勒。我辈弥勒人当以先辈为楷模,努力进取,做不了响当当的大文人,也要做一个崇德守义、无愧于红土地养育的文人!” (伏自文)
(
上一篇:
莫非:三千父母孝子情
下一篇:
怒江汉子的履职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主办
建设维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办公厅
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引用,滇ICP备08100124号|
滇公安网安备530112020006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