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专栏 > 委员风采 > 正文

莫非:三千父母孝子情

发布时间: 2012-12-07 12:48:00   来源: 云南政协网  

  2012年农历9月9日,又一个风和日丽的重阳节,又一个幸福的重阳节。位于昆明东郊的昙华寺,漫山遍野都是提着红毛毯、红光满面的老人,和煦的阳光下,清凉的秋风中,他们笑逐颜开地向记者“炫耀”:“我们的好儿子莫非又用毛毯孝敬我们,这个冬天不会寒冷了!汇和集团的离退休职工真的很幸福啊!”
        “莫非可是我们集团的董事长、省工商联常委,现在还是新当选的民建中央委员会委员!”一位老人由衷地赞叹。
        让我们把日历翻到2007年1月初:
        在云南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云南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召开前夕,父亲和母亲蹒跚着步履来到莫非的办公室,看到他正在伏案写作。他告诉父母,自己写的是即将提交“两会”的政协委员提案:《关于关心和解决企业退休人员生活、改善城市困难群体生活状况的建议》。
        莫非沉重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自从汇和集团并购了13家国有企业后,作为董事长的我,又多了3000多个父亲母亲,我得像儿子一样孝敬他们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父亲和母亲感动地拍着儿子的肩:行啊!儿子,我们懂你!
福保文化城的变奏
        2007年重阳节,昆明福保文化城迎来了汇和集团3000多位笑容满面的幸福老人。他们快乐地欣赏水上歌舞,品民族风味饮食,这天虽然阴雨绵绵,但老人们的内心却充满了阳光,在“九九重阳”的节日里,尽享属于他们的温馨时光。
        毛琳夫妇是化工设备制造厂的退休职工,毛琳的丈夫是退伍军人,原籍上海的毛琳老人是见过大世面的,自2006年化工设备制造厂被汇和集团并购之后,却没有见过董事长。
        晚饭时分,绵绵细雨和微凉的秋风中,一位衣着西装、戴着眼镜、中等个头、四十余岁的年轻人站在石阶旁,小心翼翼、笑脸盈盈地将入席就餐的老人们一个一个扶上台阶,毛琳老人认为这个年轻人实在不错,可能是服务员,态度这么好。
        “喂,小伙子,这差一把椅子,你给我们拉一把过来。”毛琳老人命令着那位彬彬有礼的“小伙子”,“小伙子”依然笑容满面、服务周到地给她递上一把椅子,然后又把其他的老人一个一个地搀扶入席。
        开宴之前,主持人邀请汇和集团的董事长给大家致祝酒辞,只见刚才那位彬彬有礼、戴着一副眼镜的“服务员小伙子”面带微笑站起来,毛琳夫妇惊呆了,他就是汇和集团的董事长莫非,和咱儿子差不多大呀!……
        稳健干练、温文儒雅的莫非董事长首先祝各位老人节日快乐,并向3000余名离退休老人庄严承诺:一定给他们坚实的物质保障,让他们安享晚年。告诉他们:民生问题是他必须首先解决的企业大事!
        掌声,如潮涌来……
        莫非的笑容,格外温暖而亲切。
越撕越浓的温情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昆明保温瓶厂是一个备受百姓欢迎的国有企业。当时每个百姓人家里都少不了一个保温瓶厂的温暖的“水壶”,那是人们在外工作倦归之后家里必不可少的暖心壶,是人们待客之时沏茶使用的主要工具;在当时年轻人结婚之际,一对印有大红“囍”字热水壶,昭示着新人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暖暖融融。然而,随着热水机的诞生,热水壶渐渐被人们冷落,最终几乎彻底被热水机取而代之。1998年,昆明热水瓶厂破产了!600余名职工的归宿在哪里?工资、各种保险……就是最起码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自从热水瓶厂破产后,该厂职工每月只拿着低保收入。2008年,汇和集团并购了热水瓶厂,从此,这600余名职工全部变成了“民企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待遇却是越来越好,各种保险一应俱全,职工们打消了所有的顾虑,开心愉快地生活着。
        然而,去年,无情的癌症却落在了退休职工张自新老人身上,昂贵的医药费是他们一家难以想象和承担的。除了医保应付费用外,个人承担部分就是几万元,几万元——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啊!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每每潸然泪下。这几万元,还暂时全部由汇和集团支付,他写给汇和的《借条》已经很多张了,这些钱,他以后怎么还?!
        弥留之际,莫非董事长微笑着出现在他的病榻旁,亲自把几张《借条》全部交给张自新老人,让他自己将《借条》撕毁,告诉他,鉴于他们家的实际困难,个人支付部分全部由汇和集团承担。
        老人颤抖着双手接过几张《借条》,含着感动的泪一张一张地将《借条》撕碎,由衷地说:“亲儿子也没有莫董事长这么好啊!”
        莫非的笑容,格外温暖而亲切。
幸福夕阳红
        九九重阳,包含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我国把这一天定为敬老节,就是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汇和集团把这一天作为一个重要的活动排上每一年的重要日程,彰显人文关怀。每年的重阳节,是汇和集团的离退休职工欢聚一堂、开心相聚的日子。
        2012年的重阳节,在昆明东郊昙华寺,漫山遍野的红毛毯让其他地方的老人羡煞了眼。“只有我们汇和的老人才有红毛毯呀!这个冬天好温暖!”老人们奔走相告,其乐融融。
        昆明市保温瓶厂的陆少荷老人回忆说,前年春节,汇和集团在胜利堂开展联欢活动,中间抽奖过程中,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中了奖,当时老人坐在后排,上台领奖时,步履蹒跚,莫非董事长面带微笑站在台上,静静地等待着这位老人,并请工作人员搀扶着老人慢慢走上台,这一过程足足10分钟,却是温情的10分钟……
        “每月72.50元的菜篮子补贴,在保温瓶厂被汇和集团并购后奇迹般地恢复了。”年近70岁的保温瓶厂常主任讲话时还是风采依然,“当时我们担心成为‘民企人’后什么都没有,可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几年来,汇和集团对我们不离不弃。有了莫非董事长这么好的儿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的晚年过得安心啊!”
        近十年,白鱼口、大自然风情园、福保文化城、兵器疗养院……昆明市几乎所有景点,在每年的重阳节都被汇和集团的3000多名老人享受了,每一次,除了几张大客车以外,细心的董事长还要为老人们配上一辆救护车和几名医护人员……
        幸福夕阳红!老人们的身后,有一位能担当风雨的董事长、一位细心的孝顺儿子——莫非。
        他那温暖而亲切的笑容,始终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