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口瑶族自治县,有一位县领导很特别,他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河口的山山水水,对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充满着感情,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活字典”;他另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很多老朋友专程到河口看他,却几次未能谋面,因为他总是奔走在大山深处的农民家里。他,就是河口县政协主席韦海军。
记者初见到韦海军时,他穿着一身迷彩服、一双运动鞋,刚刚从河口县瑶山乡冒雨回到县城,衣服上还残留着泥印和汗渍,而这不过是他深入基层无数次中较平常的一次。
心中装着群众
11月9日,正值2016中越(河口)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韦海军因为负责此次盛会活动之一的瑶山乡盘王节,为了让活动圆满开展,他拖着病腿,拄着拐杖,一次次往返于需要几个小时车程的县城和活动地之间。
在人们印象中,韦海军深入基层调研是家常便饭,经常为了赶回来出席各种活动和会议,不得不冒着恶劣的天气和夜色赶路,遇险成了常事。
一次,韦海军从挂钩扶贫点赶回县里参加一个重要活动,由于下暴雨,路途中多有塌方,加之已近傍晚尚未吃饭。沿途乡镇的负责人就在路上拦下他的车子,希望他吃完饭再走。但重任在身的韦海军怎吃得下饭,执意要走。
河口县政协的机关干部对韦海军担任县政协主席一职以来,多次深入基层调研视察的亲民情怀和朴实的工作作风有着很深的印象。此前,韦海军曾做过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术后不久他就开始下乡调研、走访和慰问。
河口县政协委员联络委主任周志慧回忆说,一根拐杖一直伴随着做了好几次手术的韦海军,陪伴着他走遍了河口的山山水水,为河口县委、县政府提供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提起这些往事,韦海军动情地说,自己来自农村,本身就是一个农民,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一步步走到了县政协主席的岗位上,但“位卑未敢忘身份,我一直把自己当做农民中的一员,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让乡亲们早点过上好日子。”
脚下踩着泥土
今年河口边交会期间,盘王节能在瑶山乡举办,与韦海军长期以来对这里的关心和帮扶密不可分。
瑶山乡是河口县的一个贫困民族乡,为了帮助这里的人们脱贫致富,三年前,作为河口县在瑶山乡实施的一项三年扶贫攻坚计划公益性重点项目,韦海军临危受命,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他说,这个项目的实施,是抢救、保护、展示、传承、弘扬瑶族传统文化的一项惠民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河口县和各地瑶族同胞寻根访祖和举办祭祀盘王、重大节庆、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活动中心。
结合瑶山乡的脱贫致富,韦海军提出了这些建议,一是产业发展要按规划来布局落实,要寻找突破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加以研究抓好落实。二是要将第三产业与民族文化元素、自然风光、旅游地产深度融合,带动瑶山乡的发展。
韦海军通过多方联系,带领瑶山的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专程到泸西县考察雪梨种植。现在瑶山乡种植的雪梨就要进入挂果期了,韦海军告诉记者,这将对全乡农民的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瑶山乡脱贫致富倾尽全力的同时,韦海军对自己挂钩的基层联系点也充满感情,总是身体力行地做一些实事。据了解,韦海军早年在农场工作过,还当过老师教过书,干过很多工作,凭借自身丰富的阅历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的领导岗位上。在人们印象里,他的办公室很多时候就在基层、在田间地头,他双脚走遍山山水水的同时,也把政协主席的情怀抛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责编:魏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