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专栏 > 委员风采 > 正文

月是故乡明 祖国在心中

发布时间: 2016-12-26 13:43:09   来源: 云南政协新闻网  

 


5届,25年,四分之一个世纪。当这些数字和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常委、香港宣威集团董事长浦江的政协履职时间联系起来时,难免让人多了一份敬意。

  25年来,他聆听着云南的两会声音,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后来,他又成为全国政协侨联界别的政协委员,聆听全国两会的声音,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加强烈。

  25年来,浦江时刻心系家乡发展,通过发言、提案与调研的形式,反复表达自己的心愿:建设家乡,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在浦江看来,爱家乡就是爱祖国。

  连续25年担任省政协委员和全国政协委员,浦江感到这四分之一世纪是他人生的重要阶段。

勤勉履职见证成长

  从进入政协懵懂模糊到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浦江深切感受到了政协是一所大学校和大家庭,让人感到温暖可亲。在这所大学校里,委员之间真诚交流、互相尊重、关系平等、感情融洽。在参政议政中,自身的价值获得了承认,灵魂也得以升华。

  每年的省政协全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才济济一堂,共商家乡发展大计,共谋云南振兴大业。作为一名离开云南多年在外从商的商人,浦江渴望回到云南建设家乡,因此他在政协全会上的发言,更多的是为云南的投资环境建言献策。

  十一届、十届、九届、八届、七届,时间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那时的浦江意气风发,与政协风雨同程共成长。

  对比政协委员们的履职,浦江感受最深的是,委员们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浦江说,过去许多委员考虑问题思想局限性比较大,视野不开阔,所提的意见建议往往仅局限于个人熟悉的领域,有意见也不敢说出来。

  如今,委员们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很多委员的观点很新,发言特别精彩,对于很多社会现象也敢于说真话、谏诤言了。

  浦江还发现,特别是港澳界别的政协委员,每年省政协全会分组讨论时,港澳委员的发言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踊跃,有时候想发言得“抢”话筒。

  正是因为担任政协委员的时间长,浦江倍感光荣和自豪:“‘政协委员’带给我的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通过政协这个平台,我定当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浦江提交的提案,多次被全国政协、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家乡发展是牵挂

  不仅是当政协委员的时间长,在香港的云南同乡中,浦江也有着极高威望。

  浦江连任云南旅港同乡会会长多年,随着年岁渐长,浦江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用在了云南旅港同乡会的活动上。他一直倡议旅港的云南人要爱国、爱港、爱乡,积极参与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浦江说,云南旅港同乡会自1984年成立以来,经常组织旅港乡贤和海外人士赴云南考察,广交朋友,扩大交流,促进合作,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为香港长期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云南旅港同乡会所走过的三十多年历程,浦江说,该会的会务事业一直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历届会董积极参与会务发展,精勤求进,同乡会全体同仁遵循“爱国、爱港、爱乡,团结同乡,为同乡服务”的宗旨,积极参与香港的社会事务,以及云南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浦江说,只要他在同乡会会长的任内,都将与广大会员乡亲同心协力,继续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维护香港的和谐稳定,与董事会成员们积极促进港滇两地经济的合作,秉承前辈的优良传统,遵照创会宗旨,爱国爱港爱乡,团结旅港同乡,进一步拓展会务,将同乡会办成港澳台和海内外朋友都信赖的联谊交流与合作之家,办成为云南加快发展出谋献策的重要窗口。

离家虽万里 心中系故乡

  正是因为心系家乡发展,浦江除了参加省政协全会,也会经常来到云南。“无论我们在外取得多大的成绩,我们的根在云南,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浦江说,两年一度的世界同乡大会是在外的云南老乡们畅叙乡情的难得好机会。浦江表示,近年来家乡云南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到云南,参与家乡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记者了解到,浦江委员慷慨解囊,多次为云南学校、地震灾区、医院捐款捐物。

  “离家虽万里,心中系故乡;千山万水踏遍,养育之恩不忘!”浦江深情地说,这些年祖国日益强大,让全球华人振奋不已;故乡云南发展迅猛,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最令人感动的是,家乡没有忘记在外的游子,没有忘记身在海外的云南人。时时刻刻的关心、遇到困难时的及时帮助,让在香港生活的7万多名云南人心是暖的,更激发了广大游子的爱乡之情、爱国之情。

  浦江说,和广大同乡一样,无论离开家乡多久,乡情始终不能忘,家乡人的精神更要发扬光大。

责编:魏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