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丽江市政协主席张卫国就在他的办公室。
那是2016年寒冬里一个暖洋洋的早晨。围着一张小小的茶几,记者与他边喝茶边聊,一见如故。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实在、充满活力,交谈起来更感觉直率而真诚,谦虚而自信,有思想而善于思索。
“在政协我是一名新兵,入伍还没满一年。到政协工作以来,更多的是在学习、思考和摸索。”他说,当选政协主席是他人生又一个出发点。
其实,从有关资料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求索者,在玉龙雪山下,在金沙江边,处处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迹。
他是一个勤勉奋进的干事者,在之前的每个岗位上,他都表现出了奋发有为的干劲和不俗的业绩。但这些他都不谈,整个采访过程就是一个交流过程,交流对政协工作的思考和感悟。从政协机关建设、委员履职能力培养、专委会工作,到三项职能,他比许多长年从事政协工作的同志还思考得多,思考得深。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他首先探索的是政协专委会和机关的建设。他说,专委会和机关各部门居于统筹协调、综合服务的重要地位,是政协履职的枢纽。但目前的情况是,专委会负责人大都是从其他单位调到政协工作的,对政协工作不熟悉,缺乏工作经验。有的甚至产生了“退下来”的思想,工作缺乏激情,活力不够、动力不足,需要及时补课。“我认为要建设专业、专家型的政协专委会,这样才能组织和带领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出真知灼见。”
“机关干部要立得正行得直,做有品味、有修养的人。要增强理论素养,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协理论,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在政治上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协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说话间,一种自然而然的责任感流露在张卫国的神情和眉宇间。他说,政协组织和政协工作的特殊性,还要求机关干部具备较强的文稿撰写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执行能力。要善于通过动笔来提高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筹划工作能力,把政协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
他说,按照目前的干部培养、管理、使用机制及惯例,政协机关干部很难交流到其他单位工作,这样的机制不利于政协机关干部的成长。在这方面,还需要积极探索。
基于这样的思考,张卫国带领丽江市政协秘书长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到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协和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协考察,学习借鉴机关和专委会建设以及新闻宣传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民主监督不能弱化
张卫国正在探索的又一个问题是政协的民主监督。他认为,目前各地政协在履行三项职能中,民主监督是一个弱项,有的地方甚至缺失。
“民主监督是各地政协履职的一个短板,丽江市政协也一样。”他说,在履职实践中,一些同志误解了政协的民主监督,有的认为民主监督就是提意见、找毛病,担心监督搞多了会影响和谐、影响工作,于是出现了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比较积极活跃,而开展民主监督就显得缩手缩脚的现象。他认为,首先要消除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政协民主监督,重点要放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的贯彻落实上,在目标上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保持一致。只要抓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开展监督,就必定是正能量的,是有价值的。其次要把促进发展作为开展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民主监督。当然,在监督的形式和方法上要正确选择监督角度,可以寓监督于协商议政之中、寓监督于调研视察之中,寓民主监督于提案督办之中……总之,政协的民主监督不能弱化。政协就是要敢于直言,要让大家觉得政协有声音,政协声音有力,而且是和谐的声音,有用的声音。
履职路上勇担当
信任,意味着责任;重托,饱含着期盼。张卫国说,到政协工作,最明显的是有时间思考,有时间调研。政协人就是应该有思考、有见解、有观点,能够提出可行有用的建议。
张卫国说,过去在市政府工作,在市委工作,每天有太多的日常事务,有些问题已经触摸到了,但没有时间进行深入调研和深入思考,现在到了政协就该认真思考一些问题,认真调研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和真正有用的意见建议。比如,自发搬迁移民的生存状况、民族文化差异等等,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思考。要正确处理它的差异性和共同性,要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享、共乐的社会条件。要积极引导民族事务通过法治程序处理,既要防止一般问题民族化,也要防止民族问题一般化,坚决反对和纠正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伤害民族感情。
这就是张卫国,一位求真务实、丹心为民,勤勉上进而又淡泊名利的豁达智者。他以自己的聪慧和真诚,在新的岗位上思考着、实践着。
从来勤勉不停歇,一腔热情报桑梓。张卫国正以创新的思维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向着“为家乡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的目标奋发努力。他说,一个人,一定要坚定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履职路上肩负的担当。
责编 魏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