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至9月30日)
(一)帮助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服务。发展特色产业 1508 个,提供技术服务 20564 次,受益群众 2860625 人次,参与委员 9329 人,占委员总数 31 %。
(二)帮助脱贫地区开展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活动。线上线下销售活动 33051 次,销售金额 169428.3987 万元,参与委员 7156 人,占委员总数 23.7 %。
(三)帮助脱贫群众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技能培训 13324 次,受益群众 1244779 人次,投入资金 11946.23 万元,参与委员 6805 人,占委员总数 22.6 %。
(四)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寻找就业岗位。组织招聘活动1231次,寻找就业岗位 137769 个,参与委员 11394 人,占委员总数 37.8 %。
(五)帮助脱贫村壮大集体经济出主意想办法。出主意想办法 22613 条,参与委员 13852 人,占委员总数 46 %。
(六)帮助脱贫乡村领办、创办或协办产业项目。领办、创办或协办产业项目 3685 个,投入资金 95200.345 万元,参与委员 4405 人,占委员总数 14.6 %。
(七)帮助脱贫地区县乡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业务培训讲座 4346 次,受益群众 1056488 人次,参与委员 3305 人,占委员总数 10.9 %;义医义诊 5810 次,受益群众 763302 人次,参与委员 3288 人,占委员总数 10.9 %;提供医疗设备投入资金 12778.26 万元,参与委员 1880 人,占委员总数 6.2 %。
(八)帮助低收入家庭学子完成学业。帮助完成学业 69956 人,投入资金 33077.721 万元,参与委员 8500 人,占委员总数 28.2 %。
(九)为脱贫村人居环境建设短板弱项出资出力。办实事 24083 件,参与委员 13572 人,占委员总数45 %;投入资金 61442.319 万元,参与委员 10683 人,占委员总数 35.4 %。
(十)为脱贫地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建言献策 30624 条,参与委员 19281 人,占委员总数 64 %。
(十一)深入乡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政策宣传活动。宣教活动 7029 次,受益群众 1094551 人次。
(十二)深入农村和乡村学校开展美育教育活动。开展活动 1935 次,受益群众 670019 人次。
(十三)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活动 1381 次,受益群众 346523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