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以主题教育推动“院坝协商”落地落实

发布时间: 2023-10-30 11:41:07   来源: 原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政协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组织领导干部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开展主题教育与组织“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专项行动相结合,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推进“院坝协商”工作。

省政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中央、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要求,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组织全省三级政协约3万名委员,进一步把政协协商往农村延伸、向村寨聚集,推动农村普法强基、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同时,坚持以学铸魂、以学促干,加强对各州(市)政协及县级政协培训工作,指导基层政协按照中央、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好“院坝协商”工作。

省政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党的全面领导,聚焦省委部署,高位谋划推动“院坝协商”工作。围绕省委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把全省政协“院坝协商”聚焦到普法强基补短板和命案防控等重点工作上,推动工作进一步向村寨(社区)延伸。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协商在基层”工作   组织“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的意见》,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人居环境治理的盲点、特殊困难群体的堵点、易返贫乡村发展的重点5个方面开展“院坝协商”工作。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在全省政协组织“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动员会上作讲话,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在省政协副主席陈玉侯的分管与指导下,成立了省政协组织“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指导组,由省政协秘书长张荣明担任组长,由省政协副秘书长杨桂红具体负责组织开展“院坝协商”工作。在省政协的带动下,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全面展开各项工作,在有条件的村委会搭建协商平台,采取“固定+移动”的方式,以协商议事室、院坝、凉亭、长廊、火塘等为协商场所开展协商活动,在政协履职中把省委“加强农村命案防控,让法治深入人心,以良法保障善治”的要求落实落细。

省政协指导州(市)、县(市、区)两级政协对近3年有命案的行政村开展主席班子成员挂联,实现对857个重点村两级政协主席班子成员挂联全覆盖。助推农村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助力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坚持“不替代、指导不主导、衔接不包揽”的原则,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平台共享、主体融合、程序契合。组织委员律师等专业人士广泛参与“院坝协商”,紧扣普法强基补短板和文明村寨建设,积极为民办事。同时,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为目标,推动“院坝协商”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典型案例和学习借鉴“浦江经验”,形成工作合力。

省政协“院坝协商”指导组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以问题为导向,深刻把握主题教育的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对问题突出的单位和地区有针对性地强化指导措施,帮助梳理存在问题,充分交流商讨解决办法,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指导基层统筹协调工作调度机制,完善重点村寨工作台账,通过问题早排查、早发现、早疏导、早化解,助推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在推进“院坝协商”工作中,省政协坚守为民情怀,推动三级政协联动,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既在凝聚共识、建言献策工作中“建新功”,也为破解基层政协组织“四个模糊”“两个薄弱”问题找到解决路径。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省共确定“院坝协商”计划议题1923个,完成协商971个,共组织委员律师等各级政协委员6130人(次)参与协商,群众参与协商达17206人(次),形成工作案例387篇。“院坝协商”共助推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问题3538个,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典型案例,被《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等中央媒体宣传报道27次,生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生动践行了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 

记者 伏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