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正文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

发布时间: 2023-08-30 09:41:17   来源: 云南网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要写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三江环绕,犹如城池”的不凡韵味,写“中华西南疆,一城连三国”的独特魅力;写勐烈老街的沧桑岁月,写夜幕边城的人间烟火,写三江人民的欢声笑语。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要写多民族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举世瞩目的三国丢包狂欢节盛况,独具特色的牛体彩绘、饱含深情的万人丢包、精彩绝伦的文艺汇演……彰显民族智慧,共建民族之谊;写江城儿女在云岭楷模召存信的指引下,强基础、兴产业、促增收,让民族之花在三江大地越开越盛。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要写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写织锦机上的耄耋老人,凭借指尖上的技艺,带动身边人不断传承傣族织锦;写哈尼族群众的“迪斯科”——“嘎尼尼”,不同支系的兄弟姐妹们身着盛装,欢聚一堂,用舞蹈传承最初信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和睦。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要写“一半诗词一半画,一半山水一半城”;写云南边陲的青山如黛、绿水盈盈,写牛洛河茶园中飘起的古树茶香;写云海层叠、笼罩着连绵不绝的十层大山,在旭日初升下,宛若人间仙境;写朝霞满天,映照着奔流涌动的三江流水,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世外桃源。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要写动植物的基因库,负氧离子的加工厂;写70余头野生亚洲象流连江城12年,写消失多年的黄胸织布鸟再次回到江城筑巢,写琴瑟和鸣的“夫妻”——千果榄仁在三国庄园里深情对望,写濒危物种藤枣依然长得根深叶茂;写与世隔绝的山涧银帘——“宝藏镇海明村瀑布”,写郁郁葱葱的森林、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南麓山森林公园”。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要写清晨薄雾笼罩下的整董镇曼滩村,写傣家吊脚楼鳞次栉比,青石板路宽阔整洁;写房前屋后花团锦簇,金黄玉米挂满屋檐;写夏日山涧里古木参天,塔展洪瀑布似银河下泻,在山脚激起千波万浪水雾蒙蒙;写落日余晖洒满山林,风吹麦浪蝉鸣夏忙;写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写乡村振兴硕果累累,绿水青山壮美画卷。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要写原生态滋养出的丰富物产,写江城黄牛干巴的鲜香醇厚,写澳洲坚果的清脆甘甜,写“左手咖啡右手茶”的浪漫享受,写广阔胶林里流淌着的纯白“清泉”。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要写中国在李仙江流域的最后一个小渔村——“土卡河”,写沿江栈道廊桥江景,茶马水道渔业风光;写两岸山峦连绵起伏,绿林翠竹交相辉映;写土卡河电站水流如注喷涌而下,青山秀水、美不胜收;写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民族团结生态宜居,绘就兴边富民美丽画卷。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要写直过民族刀耕火种一朝改变奔赴小康;写白色洋楼整齐排列,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写民族墙绘诉说过往,绿植鲜花点缀家园;写载歌载舞盘王还愿,边境瑶山展露新颜;写万亩茶园沃柑增收致富,村寨搬迁成就秀丽瑶寨。

  如果你要写江城,就不能只写江城。要写神圣的国门文化、神秘的边地文化;写勐康口岸恢宏庄严,不断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全力做好口岸经济大文章;写183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党旗高高飘扬,写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江城人民把新家建在了国门线上,党政军警民联合守边固边,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种子,共同描绘边境幸福村的崭新画卷。

  江城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