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正文

让艺术家到乡村诠释“诗与远方”

发布时间: 2023-08-30 09:41:59   来源: 云南网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普者黑风光旖旎,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村民”。日前,云南省文山州首个“艺术家第二居所”在丘北县普者黑挂牌成立。据介绍,“艺术家第二居所”的设立,旨在培育和引入一批熟悉文化产业链整体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和文化产业领域关键环节人才,包括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文艺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专门技术人才、青年文化人才、文化创意团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他从事文化产业相关工作的人才,为加快推进文化强州建设提供文化人才支撑,加快推动文山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首个“艺术家居所”落户普者黑,为艺术助力乡村振兴书写“诗和远方”开创先例。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的重点内容,目前在多数农村地区,乡村不是缺乏文化底蕴,而是缺乏将文化底蕴挖掘整理、设计生产为文化产品的完整体系。推动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文化产业链复合型人才队伍下乡,不只是在形式上弥补上了“人才”这个关键环节,更有可能是在“艺术家+乡村”的奇特组合基础上,发生出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为乡村振兴提供意想不到的文化动力。

  农村地区乡风淳朴、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浓郁的“泥土芬芳”吸引着艺术家们的新奇目光;但是,不少地方的艺术家与乡村的关系,往往还停留于“油水关系”层面,即艺术家通常只是浅尝辄止地到乡村走走看看,只是将乡村元素纳入自己的采风创作内容。而文山州打造的“艺术家居所”,则完全有可能促进艺术家与乡村的“鱼水关系”,让艺术家们真正在乡村落下脚来,真正深入进乡村这片土壤,并且将整个的乡村资源都作为艺术作品来打造和经营。很显然的是,“艺术家居所”不仅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新IP,还会成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的关键扭结。

  在乡间平白无奇的狗尾草,到了艺术家手里可能变身成为一件构思精巧的艺术品;农村常见的青菜、萝卜,到了创意厨师的案头,却可能蝶变为令人惊艳的珍馐佳品……乡村从来就不缺艺术品,却的是发现艺术品的眼光和人才。依托“艺术家第二居所”这种平台和渠道,一方面是有更多艺术家深入乡村,深耕乡村文化的挖掘及产品开发,为艺术品创作市场增添难得的乡野气息。另一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乡村经过艺术家的“梳妆打扮”,逐渐从璞成玉甚至爆火出圈,为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探索新路。

  在清新、自然、和谐的乡村氛围背景板上,打造“艺术家第二居所”,这本身就是极具创意价值的艺术品创作。正如艺术品的创作不能草率地搞“急就章”,对“艺术家第二居所”及其衍生产业发展,也要有必要的包容耐心,要有十足的定力“静待花儿开”。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身体力行到乡村诠释“诗与远方”,一度沉寂和落暮的乡村定会逐渐变得艺术起来、鲜活靓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