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因恐龙而闻名世界,被誉为“世界恐龙之乡”。自1938年起,已在禄丰3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现较为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超过120具,零散恐龙化石不计其数。
80多年来,经中外古生物学家的发掘和研究,在禄丰发现了超过38种的古脊椎动物,建立起了当今世界最原始、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群——禄丰蜥龙动物群,禄丰盆地因此在世界古生物学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研究爬行动物特别是原蜥脚类恐龙的早期演化,以及哺乳动物的起源的重要地点。翻开任何一本古生物教科书都有禄丰恐龙的记载,世界上的恐龙研究,禄丰恐龙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直以来,禄丰这个恐龙化石宝库陆续出土的都是早侏罗纪的恐龙化石。1995年,在首具禄丰恐龙化石发现地点南部20多公里处的禄丰川街阿纳老长箐侏罗纪地层中,人们又发现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大遗址,该遗址范围达1万平方米,据专家推测其中掩埋的恐龙数量多达400余具,呈现出了龙、龟同埋一穴、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同眠一处的自然奇观。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和了解中侏罗纪晚期恐龙形态特征有很重要的意义,为建立恐龙的演化序列提供了有利的背景资料。调查还发现,在川街盆地内的早、中、晚侏罗纪地层都有恐龙化石及恐龙遗迹化石分布,晚侏罗纪地层发现的是恐龙脚印化石。这些发现也证明了从早侏罗纪一直到中侏罗纪晚期的6000万年间,禄丰都是恐龙生活的乐园。
2008年4月18日,依托恐龙化石资源建成的禄丰市世界恐龙谷景区对外开放。在景区的恐龙大遗址馆,游客们可以平视、仰视、俯瞰等多角度、近距离观看近70具禄丰恐龙化石骨架,和30余具已揭露可辨认个体的恐龙化石中侏罗纪晚期地质剖面。面积达3400平方米也是世界最大的室内恐龙化石原址保护大遗址。当人们站在长27米、高6米(肩部与地面的距离)的阿纳川街龙的身旁时,不由得深深感叹恐龙这一古老生物的壮美。
禄丰世界恐龙谷大遗址馆不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工作者永久保留了一方探究和解读生命密码的科考天地,同时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了一次“亿年一遇”的机会,让大家能够走进侏罗纪,共享世界奇观。
云南网记者 刘畅 通讯员 袁佳琼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