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活动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正文

你好,弥勒!

发布时间: 2023-11-01 10:13:41   来源: 云南网  

你印象中的弥勒是什么样?

是山水福地,滇中后花园,是庆来故里,“钱王”家乡,还是体育康养胜地,阿细跳月之乡,又或是魅力特色小镇,“三红”原产地……

今天,让我们走进大美弥勒,感受这座灵秀之城、风情之城、生态之城、运动之城,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湖泉生态园 肖伟 摄

地灵人杰 灵秀弥勒

髯翁森林公园内,龙华宝塔巍巍矗立;红河水乡,钱王门无声诉说“钱王”风云;朋普镇上,熊庆来故居一砖一瓦垒起“熊氏无穷数”理论高峰……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是山水涵养、温泉浸润的康养福地,被誉为“滇中后花园”。全市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91万人,少数民族占39.95%。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弥勒汉属牂牁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即有历史记载,因唐宋时期云南东爨三十七部之一的“弥勒部”居住于此而得名。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设弥勒州,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改设弥勒县,2013年3月撤县设市。

这里区位优越,资源富集。石蒙高速、弥泸高速、云桂高铁、弥蒙铁路建成通车,东风机场实现通航,弥玉高速即将建成。境内温泉资源年可开采量约600万立方米,菜、果、花、药种植面积70余万亩,是全国闻名的云南红酒、红河香烟、竹园红糖“三红”原产地。

这里钟灵毓秀,英才荟萃。诞生了中国现代数学先驱熊庆来,他开拓了中国函数论,以“熊氏无穷数”理论闪耀世界数学史册,荣登“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这一“国家名片”。孕育了明末兵部尚书杨绳武,清末巨商、“钱王”王炽,北伐滇军参谋长姜梅龄,抗日虎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冲,世界级顶尖艺术大家熊秉明等名人巨匠。古滇名士、“联圣”孙髯翁晚年移居弥勒并长眠于此。

阿细跳月 杨敬坤 摄

阿细跳月 风情弥勒

月光下山寨掩映在森林里,阿细跳月与篝火的热情融于一体;汩汩温泉水,流淌成温暖的溪流;可邑小镇虎啸山林,传说久远的故事……一个个代表性场景的闪现,勾勒出了弥勒这座小城别样的民族风情。

阿细文化,是弥勒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自称“阿细颇”,据统计,全国阿细人约10万人,其中弥勒市有7万多人。阿细族群的名称来自于本族群的男、女性首领“阿细么”,属首领称谓演变成集体名称。

“阿细先基”,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史诗,发源并广泛流传于弥勒西山地区,在阿细人中口口相传。“先基”是阿细语“sei ji”的译音,为“歌”之意,是这一作品诗歌和曲调的总称。

《阿细先基》反映了阿细人民的梦想与希望、欢乐与痛苦、奋斗与追求,充满诗情画意的生产生活场景,是一部反映阿细人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史诗。

“阿细跳月”,是阿细人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自古以来,阿细山寨就流传着“活着不跳乐,白在世上活”“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等谚语。“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

新中国成立后,“阿细跳月”正式搬上文艺舞台,曾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美国乐坛、波兰华沙第三届世界青年节、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等舞台成功展演,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最受欢迎的世界十大名曲之一。

东风韵 赵树龙 摄

山水福地 生态弥勒

东风韵万花筒艺术馆,魔幻未来主义的魔幻城堡;一排排葡萄架,酝酿出美味云南红酒;山、水、田园、风车,在大地错落交织……弥勒,好一派写意的生态宜居风光。

弥勒拥有极其丰富的日照、降水以及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48.3%,城市建成区33.23平方公里,景观水域3000余亩。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弥勒秀丽景色。锦屏、陀峨、咸和三山环拱、景色秀丽,甸溪河湿地清流浸润,湖泉生态园、髯翁森林公园名声在外。

尤其是太平湖森林小镇、可邑小镇、东风韵小镇、红河水乡4个特色小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太平湖森林小镇,湖光山色,以森林木屋小镇为主题,通过绚烂多彩的林下花海、国际大地艺术景观、自然滨水湿地,打造集度假、休闲、运动于一体的生态圈。

可邑小镇,集喀斯特地貌风光、彝族文化、民俗风情于一体,是世界十大名曲“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创世史诗《阿细先基》最盛行的地方。

东风韵小镇,被誉为东方的普罗旺斯,是一座集葡萄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旅游为一体,以文化艺术为主线打造的特色小镇。

红河水乡,一幅婉约的江南水乡之景,你可以流转于风雅的亭台楼阁之间,看古典建筑群落,或是闲庭信步钱王明清小镇,读红顶商人王炽的传奇一生……

山水融城,生态宜居,弥勒是“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在弥勒,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23弥勒·女子半程马拉松 饶勇 摄

全域体育 运动弥勒

皮划艇运动、自行车运动、民族特色斗牛……弥勒正着力打造“中国?弥勒体育城”。

发展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弥勒有底气、有实力、有信心。

底气在于——弥勒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平均海拔1450米,是世界公认的“健康海拔”;年均气温18.8℃,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3000个以上,是中国天然氧吧十强之一;空气优良率99%以上,是理想的运动康复、休闲康养之地。

实力在于——近年来弥勒策划举办了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拿举办大型赛事经验来说,举办了世界自由搏击赛、中澳男篮挑战赛、女子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全国越野摩托车邀请赛等国际国内精品赛事;拿青少年运动氛围营造来说,举办了全省青少年武术套路、全省校园篮球、足球、排球、啦啦操四级联赛总决赛等赛事;拿群众性赛事搭建来说,举办了农民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跤王争霸赛等赛事。

信心在于——打造“中国·弥勒体育城”。随着系列精品赛事的举办,弥勒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体育消费日趋兴旺,先后成为云南省首批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省级体育旅游目的地。此时,弥勒顺势提出打造“中国·弥勒体育城”。

2022年9月3日,建设“中国?弥勒体育城”启动仪式举行。弥勒将以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五位一体”的“全”体育发展思路,构建“一核、一环、四线、八基地、多链条、两化”的体育城建设发展空间布局,推进亚高原全域体育基地建设,促进全域旅游与全域体育的融合发展。

山水田园城市、绿水青山家园、民族文化高地、健康生活福地,这就是弥勒!

资料:云南网、云南省地方志、红河州政府网、弥勒市政府网、弥勒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