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蕾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协商活动在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中心村展开。沾益区政协组织多个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及部分村民围绕“青豆孵化兴产业 协商聚力促振兴”主题,通过“现场调研+民主协商”模式,为当地青黄豆产业发展“把脉定向”,探索基层协商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会前,区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收集到意见和建议15条,联动区农业农村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梳理政策,形成《青黄豆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为科学协商提供支撑。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产业发展痛点展开深入讨论。村民代表提出“技术指导缺位、销路不稳”的顾虑,企业负责人现场作出“保底价收购”的承诺,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当即制定“专家包村指导”计划。针对村民提出的就地就近就业的期望,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人力资源产业园+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三级就业服务模式进行政策宣传和解读;企业负责人表示将设立“就业帮扶车间”,优先解决本地村民务工问题。相关站(所)、单位、村委会负责人就种子购买、废旧薄膜回收利用、政策性补助、配套设施建设、极端气候应对等问题做了详尽解答,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
经协商,会议达成以下共识——
推动种植规模化。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选定青黄豆产业为特色产业。鼓励农户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实现连片化种植,为产业发展筑牢基础。
技术保障专业化。由白水镇牵头与区农业农村局对接,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户传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知识。设立技术咨询点,及时解决种植难题,提升青黄豆品质,增加青黄豆产量。
收购加工一体化。依托“家门口务工车间”,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收购协议,稳定销路。车间开展青黄豆初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保障农户与车间的收益。
民众参与多元化。大力宣传青黄豆产业发展前景,组织村民参观学习成功案例,激发村民的积极性。提供种植、车间务工等岗位,吸引劳动力回流,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此次院坝协商活动不仅助力白水镇中心村农业产业发展,还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目前,首批13.33公顷示范样板田已完成整理、覆膜工作,即将准备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