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董荣蓉 通讯员 金晓雪
“普洱市作为云南林业大市,资源规模领先全省,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均居首位,为林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支撑。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推动林产业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从初级加工向全链增值跨越。”近日,在普洱市政协“推动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相关领导说。
近年来,普洱市政协高度重视林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多次开展专题调研、专项协商和重点提案督办。五届市政协履职以来,共提出林产业发展方面的提案35件,这些提案从推进重大项目、加强金融支持、发展林下经济、保护珍稀动植物等多个方面建言献策,有效推动了普洱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普洱市政协将该专题协商列入2025年重点工作。由市政协分管领导带队,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牵头组成调研组,对全市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展开专题调研。调研组发现,当前,普洱市林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许多优质林业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企业间缺乏有效协作,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缺乏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在市场中占据优势。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从强化林政管理、加强园区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推进碳汇交易等五方面提出了建议。
扎实务实的调研为协商议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专题协商会上,6位普洱市政协委员、1位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政协委员与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商产业发展大计。
委员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构建全产业链协同体系成为共识,委员建议以云景林纸、云景飞林等龙头企业为核心,串联起林木种植、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环节,形成紧密协作的产业链,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在生态保护方面,委员提出,要利用好景东彝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系统性推进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引导林下产品企业向园区聚集,同时做好天然林停伐保护等工作。
林长制体系的完善也备受关注。委员建议,将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与林长制深度融合,建立高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林地使用审批管理工作制度,全程监管林地使用,制止违规行为。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委员提出,实施科技人才引育工程,设立专项人才基金,支持林业科技人才培养项目,定期对在职人员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人才定向培养。
此外,委员们还建议,深化林业国际合作,打造跨境林业产业带,在口岸建设跨境林产品加工园区,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原料林基地;完善森林资源管理运营平台,实现林权、林木资源等高效配置,促进全市林草资源整合、原材料供应和招商引资工作。
此次专题协商,7位委员精准把脉献计,让参会的市林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负责人深受启发,纷纷积极回应。大家表示,这次会议既是对林产业发展的“把脉问诊”,也是督促指导。会后将进一步梳理、吸纳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切实将其转化为助力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共同推动普洱市林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