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省内政协 > 正文

地头连“云端” 农货飞“指尖”——宣威市政协通过院坝协商架起农货出山“新通道”

发布时间: 2025-09-10 09:48:14   来源: 云南政协报  

■ 通讯员 殷照华

当秋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宣威市龙场镇的田间地头已是一片忙碌。谁能想到,一个月前这里的农户脸上还挂满愁容,他们担忧:漫山遍野的雪莲果长势喜人,却找不到销路;而山那头,电商主播们正对着镜头发愁“无米下锅”。这场产销对接的“破冰之旅”,始于一场接地气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

群众的呼声,就是政协工作的方向。一边是种植户怕丰产不丰收、“农产品烂在地里”的销售无门,一边是电商怕有单没货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货源不稳。横亘在种植户与现代电商市场之间的这条“鸿沟”,如何跨越?2025年初,宣威市政协在组织委员下沉走访、收集社情民意信息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突出的产销对接难“烦心事”。为破解这一难题,市政协决定以院坝协商为抓手,把问题摆上台、把办法议出来。经过精心筹备,一场以“破解产销对接难,共筑致富同心圆”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在宣威市明辉速递有限公司旁开阔的院坝里拉开帷幕。

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席。部分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种植大户代表、电商代表、宣威市宛水街道干部等围坐在院坝内,摆“龙门阵”、话发展,不仅解开了种植户与电商的“心结”,更系紧了产业发展的“致富扣”。

思想的碰撞,催生智慧的火花。经过近3个小时热烈而务实的讨论,共识逐渐达成,一条条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在协商中浮出水面,会议一致形成了“‘云端订单’精准下达;‘地头承诺’保质保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就近服务’降本增效;‘政企协同’优化生态”5条协商意见。

宣威市政协委员田姜丽深有感触地说,这场院坝里的协商,犹如一把“金钥匙”,打通了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堵点”。接下来,要把开展院坝协商与助推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围绕农产品品牌打造、冷链物流建设等问题继续开展协商,让更多种植户告别“卖难”,让更多电商告别“货荒”,真正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精准对接,让乡村振兴的“钱袋子”越鼓越实。

院坝协商,关键在于成果转化。协商会后,宣威市政协并未“一散了之”,而是持续跟踪问效,组建由参与协商的委员、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专项监督服务小组,确保各项协商成果落地落实。

很快,变化悄然发生,多家种植大户向电商企业了解线上销售情况,有意向地开始洽谈合作事宜。

短短两个月,院坝里协商出的“金点子”结出了“金果子”。据统计,自协商议事会议召开以来,已有13家种植大户与宣威市明辉速递有限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累计帮助农户销售西红柿、洋葱等各类农产品224.8万千克,助农增收24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329万元,实现电商销售400万元,电商就近带动110人就业,真正实现了农户增收、电商发展、产业增效的“三赢”局面。喜讯不止于此,面条、洋芋片、有机苹果等方面的产销合作正在洽谈中。

宣威市政协领导表示,一座由政协搭建、在院坝里协商而成的“金桥”,飞架于产销之间,连通了地头与云端,温暖了农户与电商,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协”力与活力。这充分证明,只要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务实协商,“小院坝”同样可以展现“大作为”,书写出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的精彩篇章。

很快,变化悄然发生,多家种植大户向电商企业了解线上销售情况,有意向地开始洽谈合作事宜。

短短两个月,院坝里协商出的“金点子”结出了“金果子”。据统计,自协商议事会议召开以来,已有13家种植大户与宣威市明辉速递有限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累计帮助农户销售西红柿、洋葱等各类农产品224.8万千克,助农增收24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329万元,实现电商销售400万元,电商就近带动110人就业,真正实现了农户增收、电商发展、产业增效的“三赢”局面。喜讯不止于此,面条、洋芋片、有机苹果等方面的产销合作正在洽谈中。

宣威市政协领导表示,一座由政协搭建、在院坝里协商而成的“金桥”,飞架于产销之间,连通了地头与云端,温暖了农户与电商,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协”力与活力。这充分证明,只要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务实协商,“小院坝”同样可以展现“大作为”,书写出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