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省内政协 > 正文

让低收入群体有活干有钱赚——曲靖市麒麟区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力群众增收

发布时间: 2025-10-09 11:24:46   来源: 云南政协报  

■ 记者 魏溦 通讯员 黄金龙

近日,曲靖市麒麟区政协在麒麟区东山镇石头寨村召开了一场以“建立健全农村特别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机制”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东山镇有关负责人,石头寨村“两委”干部、部分区政协委员及村民代表等围坐一堂,共同为破解东山镇农村老弱病残孤等特别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难题寻方向、找路子。

“家门口的活儿不好找啊,外出打工就顾不上家里,每次外出又担心又揪心。”“缺少经济保障始终心里没底,这低保政策到底能不能实实在在地落到咱们身上?”会上,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所提问题一针见血,句句点明了“增收难”的核心痛点。

面对群众关切,东山镇相关工作人员现场回应称,将从严从实落实低保政策,准确把握政策,严把调查、评议、公示、审核、审批及责任追究关,对经审核符合规定的申请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强化动态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清理,做到应退尽退。

一位区政协委员补充道:“监督机制不可少,建议加强对社保工作的常态化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错保’等问题,确保低保政策公平惠及所有困难群众。”

“做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关键是‘需设尽设’,切实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积极开发岗位,针对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监测对象,统筹用好各类补贴资金,力求人岗相适,并进一步完善在岗人员考核制度,拓宽就业渠道,实现稳定增收,同时促进公益性岗位的良性流转。

经过充分协商,会议达成多项共识——

落实好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严把低保政策关口,经过审核符合规定的,全部纳入低保保障范围;严格落实动态管理机制,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及时予以清理;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低保工作的监管,确保低保政策惠及所有困难群众。

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做到“需设尽设”。积极争取岗位,通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保障按需就业;做到人岗相适,发挥好公益性岗位效益,切实用好公益性岗位。

培育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做到“可进能进”。要挖掘和培育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解决“有岗可进”的问题;要做好用工的供需对接,解决“有人能进”的问题。

协商共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截至9月底,此次院坝协商已取得三方面成效——

社保政策精准落地一批。通过入户走访、政策宣讲,新增低保52户79人、临时救助36户150人,救助总量同比增长48%。

公益性岗位稳岗提质一批。建立“一人一档”管理机制,举办3期轮训覆盖464人,东山镇岗位实际利用率较同类乡(镇)提升15.4%。

家门口务工车间扩建投用一批。利用老厂房扩建电子厂二期,新增生产线1条,提供岗位150个,目前车间已建成并准备投产,实现留守群众就地务工,人均月收入3000元至4000元,节约群众外出务工成本1500元。